2024年医药行业业绩分化,头部企业表现抢眼
AI导读:
2024年,医药行业受集采、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影响,整体承压。上市公司业绩呈现结构性分化,头部企业表现抢眼,而腰部以下企业则面临较大压力。化学制剂企业和原料药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出海进程加速为部分企业带来新机遇。
2024年,国家针对医药行业出台多项政策,如各级集采、医保目录动态调整等,医药行业整体承压。从上市公司业绩来看,2024年医药企业整体呈现结构性分化格局,头部企业业绩坚挺,而腰部以下企业则面临较大压力。
据万得统计,截至发稿,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收录的499家上市公司中,已有483家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这些公司合计实现营收2.49万亿元,同比上年持平;归母净利润则下降至1397.23亿元,降幅达12%。其中,229家公司营收增长,254家公司营收下滑。
头部企业表现亮眼,上海医药以2752.51亿元的营收规模蝉联榜首,同比增长5.75%,归母净利润增幅更是高达20.82%,医药制造业务毛利率也提升至58.97%。
百利天恒成为营收增长的“逆袭者”,2024年实现营收58.2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936.31%,净利润也扭亏为盈。其核心产品BL-B01D1的海外合作伙伴百时美施贵宝(BMS)支付的8亿美元首付款,成为其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盈利方面,483家公司中有363家公司盈利,120家公司亏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达224家。
迈瑞医疗以367.26亿元的营业收入和116.6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成为医药板块的“利润王”。该公司去年投入研发费用36.66亿元,同比增长6.79%。
华北制药的净利润增幅最大,去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496.8%。此外,微电生理、河化股份、海正药业、永安药业、百利天恒、健友股份的利润增幅也超过500%。
医药板块市值最高的恒瑞医药,去年实现营收279.85亿元,同比增长22.63%;实现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增长47.27%。其中,创新药收入达138.92亿元,同比增长30.6%;创新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引擎。
与头部公司业绩稳中有增不同,中腰部公司则面临增长瓶颈。化学制剂企业受高基数、产品纳入集采及医保降价等因素影响,营收出现下滑;原料药及中间体企业则受产品降价和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利润承压。
不过,随着集采规则的成熟和价格企稳,集采对部分上市公司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同时,集采也促进了国产替代进程的加快,各品类国内企业的份额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受益于这些变化,大博医疗和威高骨科两家龙头骨科上市公司在2024年业绩迎来大幅好转。
在国内竞争环境加剧的背景下,医药企业加速出海进程并迎来收获期。联影医疗、沃森生物和三鑫医疗等公司的海外业务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