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味头部企业业绩下滑,市场竞争加剧
AI导读:
2024年,全国卤味连锁头部企业的业绩不尽如人意,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同时,门店数量也出现收缩。卤味市场竞争加剧,新品牌进入市场,给传统品牌带来压力。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小而美的品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创意和个性化服务。
“这八戒香耳,我以为是一斤33.9元,结果是250克,只有半斤。”在成都经天路一家全国连锁卤味门店,张天生摇头感叹卤味价格高昂。2024年,尽管卤味价格居高不下,但全国卤味连锁头部企业的业绩却不尽如人意。近日,周黑鸭(01458.HK)、紫燕食品(603057.SH)、绝味食品(603517.SH)、煌上煌(002695.SZ)等卤味企业发布的财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
此外,财报还显示,2024年这些卤味头部企业的门店数量也出现收缩。值得注意的是,紫燕食品和绝味食品甚至不再公布线下门店数量。中国食品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认为,卤味企业要想突破困境,需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品牌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积极拓展线上渠道,加强品牌建设。
卤味头部企业陷入困境
近日,卤味头部企业陆续发布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业绩呈现下滑态势。煌上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39亿元,同比下滑9.4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2.86%。紫燕食品实现营业收入33.63亿元,同比下降5.28%;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4.5%。周黑鸭实现收益24.51亿元,同比减少10.7%;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同比下降15%。绝味食品实现营业收入约为62.57亿元,同比下降13.8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4.04%。
卤味头部企业近年来业绩下滑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关键在于卤味市场竞争激烈,新品牌进入市场,创新模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给传统品牌带来了压力。同时,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饮食习惯逐渐偏向健康化、个性化,对于传统的高盐、高油卤制品需求减少。
线下门店的收缩与扩张
在成都经天路,短短1000米道路两旁就有10余个卤味门店。而行业头部企业的全国连锁门店却在持续关门。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煌上煌专卖店数量降至3660家,较上年同期减少837家。周黑鸭门店总数较2023年减少785家。紫燕食品未公布2024年全年门店总数增减情况。绝味食品门店数量也有所减少。
即使面对关店压力,煌上煌仍表示,2025年将围绕门店拓展、品牌建设、产品创新等展开,旨在提升市场竞争力。周黑鸭方面表示,将优化门店结构,合理闭店,同时聚焦存量门店提质。
低价卤味抢占市场
绝味鸭脖等卤味企业产品价格高昂,让许多消费者咋舌。光大证券研报显示,卤味企业成本构成中,原材料普遍占比70%—80%。高价格主要取决于卤味企业生产、流通工序的复杂性。一些新兴品牌的卤味价格普遍要比连锁品牌低,小品牌门店还推出了包括肉夹馍、盒饭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为此,卤味头部企业也纷纷推出低价产品组合,以吸引流量。
当前卤味市场竞争多元化,消费者对卤味的需求多样化。小而美的品牌往往能更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提供更具创意和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它们通过网络销售降低成本,建立忠实顾客群。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