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券商研究所发布2025年港股投资策略展望,普遍看好港股市场流动性增强、风险偏好回暖,预测港股盈利将继续小幅改善,有望迎来反转行情。投资者可关注高分红稳定资产、政策刺激下的结构性机会等投资建议。


  近期,多家券商研究所相继发布了关于2025年港股投资策略的展望报告。界面新闻记者经过梳理发现,自今年9月24日以来,港股市场的流动性显著增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有所回暖。多家机构预测,得益于国内政策的持续推动,2025年港股的盈利状况将继续呈现小幅改善态势。

  港股或将在2025年迎来反转行情

  中泰国际分析指出,自2023年以来,港股市场一直受到多重因素的困扰,包括居民收入预期低迷、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物价下行、地产修复疲弱以及地方财政乏力等。然而,自9月下旬以来,政策组合拳的超预期发力有效提振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叠加低估值下资金的流入,港股大盘得以趁势上行。2024年,港股恒生指数呈现先低后高、波浪式震荡上行的走势。

  中泰国际预测,在基准情况下,恒生指数有望在2025年实现5.0%的盈利增长,风险溢价为7.5%,并给予2025年年底恒生指数的目标价为20300点,预计全年高低波幅在16700点至23500点之间。在最乐观的情况下,若中央财政采取兜底措施,直接补贴地方政府及居民收入,从而有效托底地产市场、刺激通胀回升并扭转居民未来收入和就业预期,那么恒生指数有望在2025年内高见23500点。

  申万宏源研究认为,2024年的港股市场可称之为牛市,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均超过15%,且价值和成长风格均有所表现。然而,投资者的整体投资体验可能并不理想,尽管盈利预期的改善是今年港股指数的底色,但风险偏好的大幅波动才是盈利的主要来源。

  国泰君安研究指出,随着国内政策在2025年的持续发力,港股盈利将继续小幅改善。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潜在影响为国内经济前景增添了一定的不确定性。然而,国内政策工具仍然充足,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此外,随着海外央行在2025年持续降息,海内外利差压力将缩小,这将进一步拓展国内政策空间,相关支持性政策有望持续推出,以有效对冲外部压力。综合来看,港股盈利端将在2025年继续小幅改善。

  中信证券表示,自9月24日以来,港股市场的流动性大幅提升,风险偏好回暖,市场卖空占比显著回落,均显示出港股投资者情绪显著提升的趋势。即便经历了今年的强劲上涨,当前港股市场在估值和盈利匹配的维度上仍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展现出显著的吸引力。无论是股权风险溢价还是动态市盈率,当前均处于适当水平或甚至历史低位。随着投资者情绪的持续好转,后续港股市场有望进一步发展。

  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港股市场或将迎来反转行情。首先,当前全球范围内港股的估值优势显著,而我国价格压力导致的收入端问题也有望逐步缓解。其次,2024年前十个月南向资金已累计流入近6300亿港元,整体中资相对外资的话语权大幅提升,特别是在中小市值板块。最后,在国内一系列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投资者预期有望转向积极。

  建银国际分析指出,2024年4-5月及9-10月港股市场走出两轮技术性牛市,成交明显趋于活跃。尽管熊牛切换仍面临诸多挑战,但考虑到本轮熊市最低点及熊市第二只脚已分别于2022年10月和2024年1月确认,港股流动性指标持续改善,因此2025年熊牛切换继续深入的可能性较大。建银国际预计全年港股走势前低后高,波动中枢上移,恒生指数波动区间介于18000-23000点,国企指数波动区间介于6500-8000点,科技指数波动区间介于4000-5200点。

  中金公司认为,在基准情形下,港股仍未完全摆脱震荡格局。原因在于估值和风险溢价空间有限,而盈利改善又需要更大的刺激。因此,在指数层面上期待更强的表现需要以更大的压力为前提。这也是在“应激式”政策思路下,更大规模刺激政策出台的条件。然而,中金公司也认为,港股估值和仓位出清更彻底,盈利结构更好,因此在合适的催化剂下更易反弹,也可能较A股更具韧性。因此,“反弹是间歇,结构是主线”的策略似乎更为有效。

  中信建投预计2025年下半年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将逐步修复,地产下行周期也将逐步见底。在此背景下,恒生科技作为内需相关的核心资产之一,也有望迎来盈利增长预期修复下的贝塔行情。从长期来看,尽管中国地产和经济复苏的节奏和预期可能存在偏差,但向上的趋势不会改变。

  2025年港股投资建议

  中泰国际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投资策略建议。首先,关注高分红稳定资产,如国企改革及市值管理新规落地后,股息率较高、自由现金流较稳定的公用事业、通信、能源等板块,以及部分顺周期的内银及内险。其次,关注政策刺激下的结构性机会,如能源电力、交运、环境基础设施、工业等设备更新领域,以及家电、消费电子等消费品更新领域。此外,国产替代相关的科技硬件、云软件等领域有望在“新质生产力”政策支持下获得发展机遇。

  国泰君安认为,港股市场将震荡向上,应重视结构性的行业机会。当前港股市场的估值定价和资金结构更健康,相对吸引力较高。在行业配置方面,可关注互联网龙头、受益于政策支持且景气回升的内需行业(如消费电子/汽车等)以及盈利稳定的高分红行业(如公用事业/金融/电信)。

  申万宏源指出,明年年初的配置再平衡时点值得重点关注。一方面,很多投资者会在年初系统性调整投资策略;另一方面,一季度是国内宏观政策的密集期,且此前出台的各项刺激政策余温尚存,有利于投资者调升对中国资产的配置。

  中金公司建议,在行业配置上应重点关注三类结构:一是行业自身供给和政策周期出清的板块(如互联网等部分消费服务、家电、纺服、电子),如果还有边际的需求改善效果会更好;二是政策支持方向(如以旧换新下的家电、汽车以及自主科技领域的计算机、半导体等产业趋势);三是稳定回报的行业(如国企高分红)。此外,中长期来看,还应关注符合中国经济和人口结构转型下的消费新趋势以及出海破局下的alpha机会(如中端制造、传媒、新零售)。

  中信证券认为,在行业配置上,2025年上半年顺周期、估值弹性较大的行业将相对受益。随着国内地产周期逐步企稳和消费复苏,相关行业的业绩复苏兑现行情值得期待。一方面,中信证券建议关注强β属性的非银金融领域,尤其是保险和港交所。若国内一系列政策推出后中国地产周期企稳,金融板块将最为受益。其中,保险行业有望受益于估值反弹、外资回流以及“息差损”担忧的缓解;具备稀缺性且强β属性的港交所也将受益于港股交易的反弹。另一方面,科技及消费板块有望迎来持续的估值修复行情。在房价企稳、财富效应撬动居民的超额储蓄下,港股消费以及具有强消费属性的科技股表现值得期待。其中,降本增效且持续提升股东回报的互联网、受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消费电子、海外货币宽松利好的生物科技以及行业高速增长的教培板块均有望迎来持续的估值修复行情。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