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红豆股份1月17日股价大跌超4%,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亏损1.8亿元-2.3亿元。与2023年靓丽报表形成鲜明对比,受内销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下降约15%,导致营业利润同比下降约2.2亿元。此外,公司多次转型尝试未果,近年来减持行为也引发关注。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李薇报道

1月17日早盘,红豆股份(股票代码:600400)股价遭遇重创,跌幅超过4%,较去年11月3.65元的高点已大幅下滑至约2.35元,跌幅惊人。1月16日晚间,红豆股份发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将净亏损1.8亿元至2.3亿元。

这份令人失望的业绩预告与红豆股份2023年的亮丽业绩形成了鲜明对比。据公司披露,2023年红豆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3000.56万元,同比增长高达99.51%,扣非归母净利润也实现了267.46%的同比增长。

然而,进入2024年,红豆股份的业绩却急转直下。公司表示,受内销增速放缓、服装等可选消费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主营业务收入下降了约15%,即约3.5亿元,同时主营业务成本也下降了约11%,即约1.6亿元。尽管成本有所下降,但两者合计仍导致毛利额减少了约1.9亿元。此外,店铺租金、员工薪酬、营销推广等固定性费用却增加了约3000万元。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约2.2亿元,最终陷入亏损境地。

红豆股份的转型尝试也备受关注。尽管公司曾多次尝试跨界转型,但结果并不理想。例如,2022年7月,其控股子公司无锡红日风能科技有限公司曾计划投资约15亿元建设3GW大功率固态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并与相关方签订了合作协议。然而,到了2024年4月,红豆股份却以748万元的对价转让了红日风能68%的股权,这一举动引发了外界的广泛猜测。

此外,红豆股份近年来的减持行为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从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期间,红豆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多次减持红豆股份的股份,涉及金额巨大。这些减持行为无疑加剧了投资者对红豆股份未来发展的担忧。

更令人瞩目的是,红豆股份在关键时刻还进行了“临阵换将”。2024年8月12日,公司宣布董事长戴敏君因工作调整原因辞职,并由周宏江接任新任董事长。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周宏江第二次担任红豆股份的董事长,而他也是红豆股份实际控制人周海江的堂弟。这一人事变动无疑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疑虑。

综上所述,红豆股份在2024年面临的业绩压力和转型困境不容忽视。公司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以重振投资者信心并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