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ST大药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总市值低于5亿元,触发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成为蛇年首家退市公司。公司业绩持续低迷,核心产品中药注射液受政策影响销售额下滑,实控人涉及调查,未来发展蒙上阴影。

在蛇年伊始,资本市场迎来了一则重磅消息:由于股票收盘总市值连续20个交易日跌破人民币5亿元大关,*ST大药(股票代码:603963.SH)不幸成为新年首家触发退市机制的公司。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2月7日盘后,*ST大药正式发布公告,披露其股票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总市值低于5亿元,已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规定的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据此,公司股票将从2月10日起暂停交易,进入退市流程。

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ST大药在收到退市通知后的5个交易日内,有权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听证申请。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将在规定的听证、陈述和申辩期限届满或听证程序结束后15个交易日内,作出独立的专业判断并形成审议意见。基于该审议意见,上交所将决定是否终止公司股票的上市。一旦决定终止上市,上交所将在公告后的5个交易日内对公司股票进行摘牌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与财务类或其他类型的退市不同,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的股票不会进入退市整理期。这意味着投资者在公司股票摘牌前将无法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交易,而公司股票将在摘牌之日起的45个交易日内转入三板市场进行转让。

*ST大药近年来业绩持续低迷,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利润总额、净利润以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由于此前业绩预告已触及上交所的财务退市标准,*ST大药已提前被锁定为退市候选。此后,随着投资者持续卖出,公司股价自1月17日起连续跌停。至2月7日,*ST大药股票收盘总市值已缩水至2.59亿元,且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5亿元的退市红线,最终触发了交易类强制退市机制。

*ST大药的核心产品包括醒脑静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然而,这些产品的销售受到政策因素的较大影响。自2017年以来,随着中药注射液管理政策的趋严,该类产品销售额整体回落,公司业绩首次出现大幅下滑。2020年后,《医保目录》对医保支付范围的限定以及国家集采和地方集采的推进进一步压缩了中药注射液的利润空间,导致公司业绩从2021年起连续亏损。

为了扭转颓势,*ST大药曾尝试进入医药商业配送领域以拓展业务并提高营业额。然而,这些努力并未能打开新的局面,公司业绩也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最终,*ST大药一步步走向了退市的边缘。

去年,公司实际控制人杨君祥曾筹划通过重组方式来“挽救”*ST大药。然而,这一计划并未能如愿实现。去年8月,大理药业曾表示,因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杨君祥正在筹划协议转让公司股份相关事宜,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该公司即发布公告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君祥被留置并立案调查。这一事件无疑给公司的未来发展蒙上了阴影。

尽管交易类强制退市股票在进入三板市场后仍有机会申请重新回主板上市,但退市制度对申请重新上市的要求十分严格。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近3年必须无涉及经济犯罪的刑事记录。因此,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最终调查结果将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目前,*ST大药方面表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日常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