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民智驾新时代:高阶智能驾驶逐步普及
AI导读:
2025年以来,多家车企发布智能化战略,高阶智能驾驶逐步普及至大众市场。政策扶持、科技创新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取得显著进步,全民智驾新时代正悄然来临。智驾门槛大幅降低,市场前景广阔,但行业仍面临资金和技术挑战。
2025年以来,多家车企纷纷发布智能化战略,高阶智能驾驶逐步普及至大众市场,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迈入“智驾平权”的新阶段。这一变革不仅将重塑中国消费者的购车标准,还将助力国产智能汽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政策的扶持、科技创新的推动以及产业链的日益完善下,我国的自动驾驶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应用场景持续扩展,全民智驾的新时代正悄然而至。
1 智驾门槛降至10万元以下
在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宣布,未来将在全系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旨在实现全民智驾。高阶智驾,即具备较高自动化水平的驾驶辅助系统,能在高速、城区等道路辅助驾驶者操控车辆。根据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制定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高阶智驾被定义为L2级以上,即有条件的自动驾驶。
乘用车通过搭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来实现智能驾驶,将成为未来驾驶的主流模式。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年10月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1至10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以上辅助驾驶功能整体装车率为11.5%,同比增长5.3个百分点。
然而,受制于成本等因素,目前平价车型高阶智驾的搭载率较低。数据显示,L2级以上辅助驾驶功能在40万元以上的车型中装车率最高,达到27.9%;而在24万元以下的车型中几乎没有配置。王传福指出,高昂的价格是当前智驾普及的最大障碍。发布会上,他宣布天神之眼C(比亚迪高阶智驾技术)首批将应用于21款车型,覆盖7万级到20万级,包括售价10万元以下的海鸥车型,从而将智驾门槛大幅降低至10万元以下。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此前表示,2024年车企厂商正致力于降低成本,以去高精地图、采用端到端纯视觉方案为主要方向,未来预计将涌现一批搭载高阶智驾的平价车型。
2 2025全民智驾元年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由上半场的电动化转向下半场的智能化。除了比亚迪率先布局,其他新能源车企也纷纷加码智能驾驶赛道。长安汽车在重庆正式发布“北斗天枢2.0”智能化战略计划,计划在2026年实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2028年进一步实现全场景L4级功能。长安将携手多家车企,共同打造中国智驾新名片。
岚图汽车CEO卢放宣布,岚图将全力投入智能化,2025年内全品类车型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卢放表示,国家正在讨论L3级自动驾驶立法,预计今明两年L3级自动驾驶将大规模实现商用。
从市场角度看,消费者对高阶智驾的接受度较高,L2级以上ADAS市场份额逐步攀升。据佐思汽研数据,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L2级以上ADAS整体装车率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由10.5%上升至16.1%。王传福表示,“2025年是全民智驾的元年,未来2到3年,高阶智驾将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
中信建投指出,2025年是智驾实现从1到10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节点。随着渗透率逐步提升,比亚迪等巨头正式入局智能化,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3 中国智驾专利数全球领先
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自动驾驶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进新技术应用和产品升级,中国智驾行业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日益稳固。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中国在智驾领域专利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有效专利已达到18510件。专利申请数量自2016年开始逐年增长,2020年、2021年专利申请数量均超过3000件。
在资本市场方面,上市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有效专利共计1059件,约占全国专利总数的5.72%。其中,长安汽车、东风股份、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四。
专利的持续产出离不开资金的大量投入。2023年A股上市车企研发费用合计达到889.43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110%。其中,比亚迪贡献了主要增量,公司研发费用由74.65亿元大幅上升至395.75亿元。
4 高阶智驾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华为、小米等高科技企业进入市场,持续助力技术革新,智能驾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风口前端产业,智能驾驶市场前景广阔。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智能驾驶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893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3993亿元,预计2025年将继续增长至4495亿元。
智能驾驶技术的背后,是为ADAS提供强大算力的智能驾驶系统级芯片(SoC)。随着智驾功能逐渐成为新能源车的标配,智能驾驶SoC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3年中国智能驾驶SoC市场规模约为141亿元,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306亿元。
5 智驾企业IPO热潮持续
企查查数据显示,全球自动驾驶行业融资事件从2016年开始每年均保持在70起及以上。近年来,尽管我国自动驾驶行业投融资热度有所下降,但仍被资本看好。2024年以来,我国自动驾驶企业IPO进入集中爆发期,共有7家相关企业成功上市。
2025年1月,赛目科技于港交所上市。目前,多家企业正在持续推进美股或港股IPO流程,2025年智驾行业上市热潮有望持续。
6 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应用场景不断拓展。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确定了20个城市(联合体)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此举被视为助推智能驾驶加速普及应用和商业化进程的里程碑事件。
尽管前景广阔,但自动驾驶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资金方面,自动驾驶企业普遍面临亏损压力大、回款周期长等问题。技术方面,尽管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正在研发中,但要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仍需克服诸多技术难题。
随着政策和市场对车辆自主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智驾功能的低价、平权已成为车企的重要课题。唯有持续创新,方能穿越周期,赢得未来。比亚迪、长安等车企已率先突围,造车新势力相继跟进,一场关于科技、生态和价格的全面较量已然开启。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