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引发光伏抢装潮
AI导读: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发布,引发光伏抢装潮。各大品牌光伏组件价格普遍上涨2至5分钱,组件市场触底反弹。长期看,行业自律与市场调节机制将发挥作用,市场化交易加剧收益波动,高效组件避险价值凸显。
财联社2月25日讯 新能源行业正加速向“市场驱动”转型。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通知》,细化备案管理、消纳责任及全额上网政策。这一改革旨在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财联社记者今日从行业渠道获悉,各大品牌光伏组件价格普遍上涨2至5分钱。组件厂排产周期多为1至2个月,需求增长带动开工率提升。头部组件厂商证实,受新政抢装机影响,公司近期已调整价格,组件开工率有所提高。长期来看,行业自律与市场调节机制将逐渐发挥作用。
以“531”为节点,距政策设定的并网“窗口期”仅剩3个月。为享受“老电价”优惠,光伏抢装潮热烈。隆基绿能分布式业务负责人在其抖音分享抢货技巧,包括全款提货、使用隆基BC 2.0组件增益等。
抢装潮因“老电价”政策引发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通知,“531”新政标志着增量项目全面入市,即从2025年5月31日起,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需通过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补贴退出。光伏发电全面市场化已成为趋势,新投产项目电量需进入市场交易,竞价形成电价。
此政策导致并网前存量项目享受电价兜底,增量项目则市场化交易,引发抢装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全国电力总装机40%以上,超越煤电。改革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能源效率。
组件厂商表示,从补贴建电站到平价上网,再到此次“无补贴时代”开启,是行业发展必经之路。项目收益率取决于市场电价与成本控制。新政推动光伏企业转向自发自用或市场化交易,提高用户侧电力需求预测能力。
多品牌组件价格上涨2到5分
组件市场长期低迷后迎来价格上涨。本周,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品牌组件价格分别上调5分、3分、3分,正泰涨价2分。分销渠道人士称涨价趋势确定,可能继续上调。
多家头部企业确认涨价,但具体涨幅由渠道确定。一位组件厂负责人透露,现阶段主要是分销渠道价格变化,集中式项目价格尚未明显调整。另一家企业表示,价格上调受供需紧张刺激,开工率和价格回暖。若分销渠道涨价确定,出厂价格也将调整。
爱旭股份表示,ABC组件出厂价计划小涨,客户反馈良好。行业自律良好,开工率维持低水平,供需矛盾缓解,产业链价格持续上行。电力市场化交易新老划断时间线导致抢装,加速组件涨价。
在“买涨不买跌”心态下,成交氛围浓厚。隆基绿能建议全款提货、长期合作厂商优先,避免锁量锁价风险。使用高效率组件增加抢装收益。
产业链回暖信心显现
硅业分会消息显示,国内组件市场触底反弹,182mm TOPCon双面双玻组件价格上涨至0.7元/W。抢装因6月1日后收益模型调整,提前准备。后续将关注组件涨价何时传导至电池端。
隆基绿能表示,为保证“老电价”,光伏抢货热烈。硅片电池加工费上涨3到5分。厂商库存压至最低,存在缺货。中欧瑞博研究院陈果认为,组件价格见底,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增长10%,行业自律、出口退税等政策将推动价格反弹,组件企业有望扭亏。
组件企业追求“单位面积发电量”,高效率产品价值凸显。电力市场化交易下,投资方更看重单位面积发电量,光电转化效率提升将降低度电成本。中长期看,市场化交易加剧收益波动,高效组件避险价值凸显,低效组件面临风险,加速行业产能出清和技术迭代。高效率组件厂商将获得额外价值空间。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