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透露,正在推动设立“航母级”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硬科技领域,通过市场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业,预计吸引近1万亿元社会资本参与,助力科创企业发展。

  科创企业迎来重大利好消息!

  3月6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透露,国家正在推动设立“航母级”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硬科技,坚持长周期,提高容错率,通过市场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业。

  郑栅洁表示,该基金将完善并购重组、份额转让等政策,鼓励发展并购基金等,以畅通创业投资的退出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实现技术链、产业链、供应链的市场化重构。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投资于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以及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生物制造、具身智能、6G等领域。该基金旨在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预计将吸引带动近1万亿元的地方和社会资本。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设立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有效解决科创企业发展初期的资金短缺问题,发挥创业投资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上海仁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航母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不仅解决资金问题,还能通过其资金规模和资源网络帮助企业构建更强大的生态系统。

  政策加码,创投行业迎来拐点

  2024年,创投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2025年有望成为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的复苏之年。

  据来觅研究院报告,2024年新设私募股权及创投基金数量同比下降32.21%,认缴规模同比减少17.8%。尽管募投两端持续承压,但降幅已收窄,行业正迎来止跌回稳的关键节点。

  在此背景下,政策利好频频释放,为创投行业带来转机。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政府投资基金分为产业投资类和创业投资类,强调“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而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拟设立,更是为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创道硬科技创始人步日欣表示,新技术发展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更多耐心资本。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长期投资策略,有助于初创企业迈出科技产业化的第一步。

  耐心资本:20年存续期的亮点

  该基金的一大亮点在于其20年的存续期,远超传统股权投资基金的期限。

  据平安证券研报,我国多数政府引导基金存续期较短,与硬科技领域的研发周期和需求匹配度较低。而20年存续期的设计传递出鼓励资本对初创项目保持耐心的信号。

  对于硬科技及底层技术研发,长期耐心资本尤为必要。步日欣指出,种子期和初创期投资如同培育种子萌芽,是产业发展的起点和关键。

  冯旭认为,耐心资本的意义远超“长期资金”本身,它是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阶段的“战略杠杆”。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仁软科技面临技术研发高投入与市场回报长周期的矛盾,而耐心资本的长期性与稳定性恰好契合这一模式。

  为应对硬科技融资需求,越来越多的引导基金开始聚焦种子期及早中期项目,并探索延长存续期限。

  北京京国瑞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望南表示,硬科技需要长期融资支持,这正是中央提出“耐心资本”概念的初衷。在多种投资工具失位之际,集中力量扶持硬科技尤为重要。

  “创业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冯旭感慨,耐心资本为初创企业提供了强力助推。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