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代表委员围绕绿色可持续发展议题纷纷建言献策,新能源汽车与绿色能源成为关注热点。

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上述政府工作任务具体工作包括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绿色能源、绿色出行等都是实现绿色低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围绕绿色可持续发展议题纷纷建言献策,包括汽车材料的选择与应用、绿色甲醇等。

比如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姚佐平聚焦汽车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和微小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则提出鼓励电动轻便摩托车发展,满足多样化绿色出行需求的建议。

以汽车材料为例,姚佐平指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转型关键期,汽车材料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关系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然而材、竹材等轻量化低碳材料在整车中应用比例仍很低,其中铝材约20%、竹材仍在小规模试验应用阶段。

市场显现三个结构性挑战

众所周知,国内新能源汽车近些年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5万辆和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

姚佐平指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三个历史性突破”,包括2024年产销突破1000万辆,市场渗透率突破40%,出口量突破200万辆。在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需认识到政策工具需要更精准的靶向调节,以实现降碳目标和满足人民绿色出行需求。

此外,姚佐平称,随着产业升级,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显现三个结构性挑战:一是高端车型享受同等政策优惠但边际拉动效应递减;二是县乡新能源渗透率(28%)显著低于城市(45%);三是微小型车占比下降,战略潜能未得到有效释放。

记者了解到,为了均衡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支撑“双碳”目标达成,姚佐平建议优化购置税减免政策导向,持续完善农村新能源汽车用车生态。

姚佐平还结合广西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议通过“以铝代”降本减重、“以竹代塑”低碳赋能,推进汽车产业转型。

建言多样化绿色出行

除四轮外,两轮绿色出行也受到关注。张天任指出,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日益增大和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公众对于绿色出行的需求与期待也在不断增长。

张天任指出,大力发展电轻摩,将对完善城市零碳交通体系建设、提高市民绿色出行便利性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大力发展电轻摩还可增加出行选择,缓解交通压力,成为零碳城市建设新支撑。张天任称,一方面电轻摩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灵活的出行方式;另一方面电轻摩的“绿色”属性,可以减少碳排放。

除此之外,张天任还指出,电轻摩的发展将推动传统摩托车行业绿色转型。

对于电轻摩行业发展存在的政策、管理等问题,张天任建议放宽上牌限制,提高上牌效率;推广考证制度,完善相关法规。

绿色能源推动低碳转型

代表委员也将视角聚焦到绿色能源上,这其中包括绿色甲醇和氢能产业的发展。

在李书福看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举措。他希望能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甲醇和甲醇加注站国家标准。

记者了解到,吉利集团已经在甲醇领域耕耘20年,并已经实现了醇氢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对于氢能,张天任称,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一些发展问题。

张天任建议,要统筹氢能发展战略;优化行业标准法规;创新政策支持形式;加强技术扶持力度。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