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招聘季期间试岗骗局频发,众多求职者收到假冒HR短信后被邀请参与试岗,损失惨重。骗局中,求职者被诱导参与调研、测试,甚至背上贷款。律师提醒求职者需保持常识,通过正规渠道沟通,遇诈骗及时报警。

时值金三银四招聘季,大量求职者满怀期待。此时,一个看似诱人的试岗/面试机会出现,你会心动吗?

近期,众多网友揭露了招聘骗局。他们收到假冒HR的短信,被邀请参与试岗。为了抓住可能的机会,不少应聘者参与调研、测试,却损失惨重,甚至背上贷款。

骗术虽不高明,但精准拿捏人性。受访者无奈表示,“我为了工作低声下气,骗子却虎视眈眈。”

天降试岗机会,却暗藏陷阱:“第一天赚了156元,第二天被骗数千上万”。

求职者回忆,他们通常在招聘软件海投后,收到陌生短信索要邮箱。邮件中包含详细的入职邀请,岗位和薪资诱人。然而,在面试和入职前,应聘者还需接受线上带薪试岗。多数受骗者不记得曾投递这些公司。

陌生短信递来的入职邀请 / 受访者供图

这类骗局多针对会计、行政、文员等岗位。试岗首日,求职者做基础数据搜集,薪资日结。虽怀疑与岗位不符,但求职者急需工作,选择继续。

“第一天赚了156元,第二天被骗数千上万。”骗局短暂,甜头过后,骗子迅速收网。

第二阶段任务通常是“测试支付系统/试行数字人民币”等,需个人垫资。承诺高额返利,但垫资往往有去无回。

先捐款、转账,后按指令操作 / 受访者供图

部分骗局中,出资方式表现为公益捐款及转账。律师指出,捐款是消除求职者疑心的幌子。

更早遭遇骗局的小莫被要求转账到指定商户,累积转账一万多。操作失误后,被要求支付近四万元修复数据,甚至鼓动其贷款。

求职者Mary则因“犯错”被要求线下交付现金。道德谴责与对工作的渴望交织,Mary驱车一小时交付现金后被迫离开。

一些求职者及时止损,但也有人被骗几十万。

冒充上市公司、国企诈骗,律师表示,这是刷单类骗局。

入职邀约漏洞百出,公司介绍与官方不符,多为冒用,包括上市企业、国企。

A股上市公司万兴科技官方发文警惕冒名招聘诈骗。提醒求职者,遇短信/邮件邀请投递岗位、测评返利、下载不明软件等情况,100%是骗局。

受访者Mary回忆,骗子伪造“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网页,要求签署数据保密协议,避免求职者向亲友求助。

相关“数据协议” / 受访者供图

封闭环境中,求职者易做出错误决策。任务小群可能全是骗子托儿,率先晒转账截图,操作失误时群起而攻之。

律师提醒,这是刷单类骗局升级,利用求职者急迫心态。求职者需保持常识,通过正规渠道沟通,遇诈骗及时报警。

多位受访者表示,曾产生质疑,但为了工作机会只得照做。他们不在意返利,只希望有工作机会。

“骗局是旧的,人是新的。” 受访者直言,“被骗后才知很多人中招,信息茧房太严重。”

(文章来源:蓝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