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中国创新药企如何应对?
AI导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药品征收关税,此举对我国创新药企的国际化战略造成深远影响。短期内可能面临估值压力,长期来看,灵活调整供应链、深化本土化布局有望脱颖而出。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分散风险,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称,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特朗普表示,美国支付药品的价格远高于有药品生产的国家,征收关税后,制药公司或将在美国开设工厂。
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特朗普对进口药品加征关税,旨在迫使跨国药企将生产线迁至美国,这将对我国创新药企的国际化战略造成深远影响。短期内,我国创新药企可能面临估值压力,需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等措施增强现金流韧性。
长期来看,若我国创新药企能灵活调整供应链、深化本土化布局,并依托差异化创新能力,仍有望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拥有全球权益的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药物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分散风险。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收盘,A股创新药板块微涨0.49%。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不少创新药企也就此事给出回应。再鼎医药方面表示,关税目前对再鼎的业务没有实质性影响。
特朗普早在今年2月底就已警告制药公司关税即将到来,并表示这些公司应加快步伐将海外生产转移至美国。此举或将加速全球分销网络转移,印度药企或将从全球制药格局重塑中获益。
欧洲制药公司也表达了对美国关税的担忧,表示这将加速该行业从欧洲转向美国的趋势。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医药创新亦跻身全球第二梯队前列,美国即将落地的药品关税,将会对我国创新药行业造成挑战。
一方面,欧洲药企已加快向美国运送库存以规避关税影响,跨国药企可能进一步将生产重心转移到美国,这对我国药企在原料药、中间体等环节的供应链稳定性构成挑战。另一方面,一旦关税实施,依赖美国市场的我国创新药企可能遭受出口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的压力。
全球化布局下的地缘政治风险是中国药械企业出海时的一大挑战,全球化分工的被迫重新布局,增加了物流成本和管理复杂度。近期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波及药械企业,可能引起除关税外其他形式的政策影响。
恒瑞医药方面表示,公司海外销售业务占比很小,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非常有限。再鼎方面也称,对于再鼎具有区域权利并拥有地产化权利的产品,公司已经充分利用地产化生产,目前从美国进口的产品正在安排本地生产,关税对公司影响有限。
据业内机构统计,2007年至2023年,共有177家中国本土药企的350款原研创新药在美国开展了691项临床试验。当前,有10款创新药品在美国获批上市,并获得市场回报。
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刺激跨国药企在美国加大投资,从而压缩我国创新药企在美国的临床试验、生产和商业化资源。我国创新药企可以加速在美国的本土化生产,探讨在东南亚、东欧等低成本地区的供应链布局,平衡美国市场的波动风险。
企业还应建立更加灵活的供应链体系,确保关键原材料和组件的供应不依赖于单一来源。海外本地化运营的成本控制是一大难题,可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或外包模式,减少自建基地的风险和负担。
百济神州已在美国启用全新旗舰基地,为创新药物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灵活性。但并非所有布局全球化的创新药企都拥有在海外自备供应链的资源,海外本地化运营的成本控制是一大挑战。
中国创新药出海大部分依赖BD授权,截至2025年3月,国内创新药License-out项目累计达成29项。尽管地缘政治的挑战不容忽视,但对于创新药企而言,创新与临床价值才是终极护城河。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