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下,多数沪市公司影响可控
AI导读:
美国实行“对等关税”政策以来,多数沪市公司表示受影响有限,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石油、煤炭等基础行业对美国直接贸易金额较小,影响可控。部分行业如电子制造等受到一定影响,但整体影响有限。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胡嘉树)自美国实行“对等关税”政策以来,市场高度关注我国经济将受到的影响。得益于我国宏观政策面的积极部署,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央行,所预留的“充足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均能在关键时刻形成有效对冲,确保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
从实体经济层面来看,近期多家沪市上市公司表示,美国“对等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有限。多数公司已通过调整出口策略等方式积极应对。
多数行业关税影响可控
记者了解到,我国石油、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医药等基础行业主要业务集中于国内,国际业务主要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或非洲国家,对美国直接贸易金额较小,因此受关税政策影响有限。
在能源行业,关税政策短期内对大宗商品相关行业影响有限。永臻股份表示,近期出台的对等关税政策明确指出,已被施加232关税的钢铝及其衍生品、汽车及零部件豁免征收“对等关税”。因此,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目前对永臻股份越南基地无影响。鼎胜新材表示,此次美国关税调整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有限。公司在中国工厂生产出口至美国的铝箔较少,且不承担关税,因此暂无影响。鼎胜新材将密切关注政策进展,结合全球化产业布局,积极通过供应链调整及与客户协商等方式应对。
医药行业方面,原料药和医疗器械药企销售至美国的业务较少,制药公司普遍认为关税政策对自身影响可控。奥锐特表示,公司原料药主要出口欧洲、南美和东南亚等地,美国业务占比较小,此次加征关税影响有限。东亚药业表示,公司重视国际市场开拓,主要产品出口地包括韩国、日本、欧洲、南美及东南亚等地,近年来均未开展对美直接销售,在美国无直接业务收入。此外,公司绝大部分上游原材料及生产设备已实现国产化,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强,未向美国本土企业直接采购,此次加征关税未对公司供应链稳定带来显著影响。奥精医疗表示,公司原辅料、生产设备等均来自国内市场,不会因美国关税问题受影响。此外,公司自研的胶原蛋白海绵产品既是独立产品,也是骨修复材料的核心原材料,已获得国家药械注册证并投入生产,实现原材料自主可控。
同时,多家化工行业沪市公司表示,从进口端来看,化工行业中化纤、聚氨酯等细分领域向美国进口较少,受反制关税影响较小。出口端方面,聚氨酯、化纤等前期已采取调整销售区域和降低出口美国比重等措施,本次加征关税对化工行业公司整体影响有限。新化股份表示,公司产品直接销往美国市场占比很小,且部分产品为独家产品,直接影响有限。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环境变化并积极应对,确保业务稳定。钱江生化表示,公司生物农药业务销售范围遍布全球,包括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其中出口美国销售收入占比公司总营业收入不到0.1%,当前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对公司经营影响很小。
积极采取措施应对
记者发现,部分行业如电子制造、轮胎、免税品销售、物流、贸易、纺织等受到一定影响。这类公司或对美国直接进出口交易金额较大,或在美国有工厂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相关上市公司已采取措施积极规避风险。
珠海冠宇表示,公司2024年消费类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88.94%,而消费类电池(主要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的电池)直接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情况极少,因此此次关税调整对公司直接影响有限。如果搭载公司电池的终端成品被纳入加税范围,可能增加其成本压力,公司将积极与终端客户沟通协商处理。此外,公司已在马来西亚规划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完善全球化布局,以减少关税调整影响。
海泰新光表示,公司几年前便开始了海外布局。此次对等关税发生前,公司已完成美国工厂和泰国工厂建设。目前,公司大部分产品已在美国工厂和泰国工厂生产和发货,可通过协调境内和境外工厂生产分工以降低关税影响。
赛轮轮胎表示,公司坚持全球化战略,已在青岛、潍坊、东营、沈阳及越南、柬埔寨建有轮胎生产基地,并正在建设墨西哥、印尼等生产基地。公司生产的轮胎产品种类齐全(包括全钢、半钢及非公路轮胎),并通过全球化营销网络销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市场销量近年来增速明显。目前关税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持续关注国际政治与贸易格局变化,与客户保持积极沟通,以减少关税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另外,公司实控人继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增持9.64亿元公司股份后,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中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并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2025年4月8日再次公告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为5亿元至10亿元。
玲珑轮胎表示,公司目前在泰国和塞尔维亚有两个生产基地,会通过灵活调整订单流向、持续优化成本和产品结构、加速国际化布局和创新驱动等措施持续提升竞争力,以减轻相关负面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政治与贸易格局变化,并与海外客户保持积极沟通,共同协商解决方案,尽可能减小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灵活应对外部环境变动下可能潜在的不利影响。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