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发布了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将于2025年7月7日施行。细则对程序化交易报告管理、交易行为管理等方面作出全面规定,旨在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保障交易安全,维护市场公平。

近日,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发布了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并将于2025年7月7日正式施行。这一细则是对去年5月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沪深北交易所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对程序化交易的报告管理、交易行为、信息系统管理、高频交易管理以及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指出,加强对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的监管,是基于我国市场中中小投资者占比较高的现实考虑,相关举措的出台是对市场的一种保护。

实施细则立足于我国“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的国情市情,旨在促进程序化交易的规范发展,体现了“趋利避害、突出公平、从严监管、规范发展”的原则。一方面,通过强化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机构合规风控管理以及信息系统管理,明确了监管预期,促进了程序化交易行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程序化交易的监测监控和高频交易监管,更好地保障了交易安全,维护了证券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

实施细则还明确了四类异常交易行为,包括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以及短时间大额成交,并针对这些行为设置了相应的监管指标和措施。

对于发生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的投资者,证券交易所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自律监管措施、纪律处分、暂停使用交易所主机托管资源等,并视情况通报中国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等,协同采取现场检查、约谈提醒等措施。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