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上海车展展示了智能座舱产业链的最新方案,业内看好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的融合。同时,100多家中国汽车芯片联盟成员展示了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成果,多家合资企业表态推进供应链本土化。

  科创板日报》4月24日讯(记者黄心怡)在2025上海车展上,智能座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展示最新的芯片、AI算法及车载平台方案。多名业内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表示,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的未来融合趋势明显。

  此外,100多家中国汽车芯片联盟成员携1000多款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汽车芯片亮相,展示了中国“汽车芯”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成果。同时,多家合资企业表态将进一步推进供应链本土化。

  ▍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的融合前景?

  车展期间,英特尔与面壁智能宣布共同研发端侧原生智能座舱。面壁智能CEO用“大脑”与“小脑”的比喻,指出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将协同工作,构建真正的智能汽车。

  英特尔还与黑芝麻智能联合发布舱驾融合平台,兼具智能座舱和高级辅助驾驶功能。

  德赛西威高级副总裁透露,公司已在该领域深耕多年,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的交互是技术突破的关键。从长远来看,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会逐渐融合。

  ▍智能座舱产业链生态的多样性

  车展现场,多家智能座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展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奕斯伟计算带来了涵盖车载智能控制、视觉感知、智能连接及人机交互的解决方案。瑞芯微展示了智能座舱、车载音频、车载视觉及AI技术四大领域的创新。

  随着智能座舱成为“第三生活空间”,汽车调光玻璃带来了新体验。光羿科技首次公开量产的EC智能调光后舱解决方案,已在蔚来、比亚迪等品牌车型中实现应用。

  科大讯飞展示了星火汽车智能体平台等创新,讯飞星火大模型已落地多家车企的量产车型。

  ▍中国汽车芯片联盟成员的亮眼表现

  上海车展特设了中国芯展区,展示了100多家联盟成员的1000多款汽车芯片。复旦微电子、纳芯微等多家芯片厂商单独设置了展台。

  经纬恒润展示了采用国产芯片方案的汽车电子控制器,所有芯片方案均已实现量产。国产AI芯片爱芯元智发布了新一代车载芯片M57系列,并宣布与智驾科技、SV达成合作。

  ▍合资品牌积极推动本土化

  浩思动力展示了覆盖全燃料类型的动力总成解决方案,并特别展出了未来超混动力概念车。安波福宣布全力推进本土化战略,成功开发了百余家本土核心供应链伙伴,并推出了不含国外管控组件的本地化产品。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