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智驾宣传回归理性,强调辅助驾驶
AI导读:
2025上海车展上,智驾宣传回归理性,强调辅助驾驶。车企紧急修改宣传话术,明确车辆驾驶主体仍为驾驶者。监管收紧划定智驾边界,安全成车展重头戏。车企开始将宣传重点转向安全,展示车辆在安全方面的优势。
2025上海车展,智驾宣传回归理性,强调辅助驾驶。曾经的高频词汇“高阶智驾”“自动驾驶”等,在本届车展上均被加上“辅助”标签,这背后是监管趋严所带来的风向转变。在此背景下,车企纷纷紧急修改宣传话术,明确车辆驾驶主体仍为驾驶者,智驾系统仅属“辅助”。智驾宣传的理性回归,也促使主被动安全被提档,为智驾的未来发展定下基调。
智驾宣传必加“辅助”二字
去年,智驾成为贯穿全年各大车展的关键词,车展成为智驾系统的竞技场。然而,在2025上海车展上,智驾却成为车企宣传的难点。车展首日,近200场发布会上,涉及智驾必强调辅助。深蓝汽车与华为合作的深蓝S09车型,强调其在智能辅助方面的优势。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在介绍时,口误说出“智能驾驶”后,立刻改正为“智能辅助驾驶”。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表示,小鹏正让AI汽车拥有“聪明大脑”,但不忘提及“安全依然是智能辅助驾驶最重要的底线”。
此外,比亚迪在车展上发布的仰望U8L车型,其标配系统的后缀也由“高阶智驾三激光版”变更为“驾驶辅助三激光版”,显示出车企对智驾宣传的谨慎态度。
北京商报记者在车展上看到,此前被车企频繁使用的“高阶智驾”已被隐去,无论是战略、新车发布时的PPT,还是展台的宣传资料,提及智驾必有“辅助”二字。一位车企内部人士透露,本届车展前夕,车企对于如何宣传智能辅助驾驶的方案经过多轮修改,以确保宣传材料的合规性。
监管收紧划定智驾边界
本届上海车展智驾降温,与相关部门出手“刹停”无序宣传有关。在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的会议上,围绕有关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的要求,听取了汽车生产企业的落实情况及建议。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相关通知要求,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同时,工信部出手“刹停”无序的智驾宣传,将一系列智驾词汇列为违规宣传词汇。伴随监管收紧,各车企的宣传重点也开始紧急调整,弱化对“智能驾驶”的宣传。一位行业内部人士透露,上述会议结束后,车企为避免触碰“红线”,连夜对宣传材料做出修改。
事实上,依据标准,驾驶自动化被分为6个等级。然而,近年来车企频繁提及“智驾”“高阶智驾”等关键词,营销宣传上的模糊地带也让消费者产生认知误区。律师胡钢认为,车企应明确告知消费者目前技术水平无法达到完全自动驾驶级别。
尽管智驾宣传被加上紧箍咒,但驾驶自动化的发展并未被限制。华为、滴滴自动驾驶等企业仍在积极推进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安全”成车展重头戏
在对“智驾”谨慎宣传的同时,车企开始将宣传重点转向安全。上汽大众、本田、深蓝汽车等展台上的车身构架展品引发关注,这些展品展示了车辆在安全方面的优势。
此外,小鹏汽车在车展上宣布即将开启AI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着重强化对于辅助驾驶功能边界的说明以及新功能的体验与说明。广汽集团埃安营销本部负责人肖勇也表示,在官方明确规范智能辅助驾驶宣传口径和技术认证后,对于拥有技术储备的企业更加有利。
赛力斯则在车展上发布了包括“生命保护”“车身防护”等四大安全领域的智能安全体系,显示出车企对安全性能的重视。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