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港股消费正在悄然崛起,年内涨幅超15%。具有行业结构互补、稀缺标的覆盖、成长属性突出三大配置价值。投资者可通过港股消费ETF等产品捕捉市场机会。

近期,港股消费正在悄然崛起。截至4月28日,港股通消费指数年内涨幅超15%。这一趋势吸引了南向资金的大量涌入,加上促消费专项政策的加持和公司业绩超预期的消息,港股消费展现出了三大独特配置价值。

一、行业结构互补:聚焦新兴消费、服务业态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偏低,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中国步入经济增长新阶段,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将充分释放,尤其是服务类消费。港股通消费指数中,商贸零售、传媒、社会服务等服务类消费业态占比高达55%,与中证消费50指数形成显著的行业结构互补。

数据来源:Wind,世界银行,时间范围为2000-2023年

以本地生活服务为例,美团、快手等平台型企业正在重构“互联网+消费”生态。港股通消费指数对这类赛道的高覆盖度,为投资者提供了捕捉服务类消费成长机遇的机会。

二、稀缺标的覆盖:汇聚互联网平台、造车新势力等稀缺性标的

港股市场汇聚了稀缺的消费标的,如互联网平台、造车新势力、医美龙头等。港股通消费指数中92%的成份股仅在港股上市,这种稀缺性在“情绪消费”领域尤为突出。小红书调研显示,2023年用户购买动机中“取悦自己”占比达34%,港股消费标的稀缺性得以体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3月20日

三、成长属性突出:成份股业绩成长性较高

港股通消费指数成份股展现出强劲的业绩韧性。前十大成份股中多家公司业绩超预期,如小米、阿里巴巴等。潮玩龙头泡泡玛特更是实现了收入的快速增长,展现了新消费产业的崛起。投资者可通过港股消费ETF易方达(513070;联接基金:018103/018104)等产品,灵活捕捉市场机会。

在全球流动性宽松以及国内大力提振消费的政策背景下,港股消费或成为当前值得投资者重视的稀缺资产。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关键词:港股消费、服务类消费、稀缺标的、成长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