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流趋势再起,政策与市场双重推动
AI导读:
近期,中概股回流的议题再度引发市场关注。证监会主席吴清表态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内地和香港股市,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份,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业内认为,在美国滥施关税的影响下,中概股回流潮可能性较大,香港或再次成为首选。
近期,中概股回流的议题再度引发市场关注。这一趋势背后,是政策与市场双重因素的推动。
5月7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态,将“创造条件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内地和香港股市”,并宣布深化跨境监管合作等开放举措。这一表态,无疑为中概股回流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同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极氪计划私有化并从美股退市,或成为此轮中概股回流的“第一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业内认为,在美国滥施关税的影响下,中概股“回流潮”出现的可能性较大。与此同时,当前国内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正创造条件支持优质中概股企业回归内地和香港股市。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内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也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极氪拟从美股退市
5月7日,在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这一消息,再次将中概股回流的话题推向高潮。
根据吉利汽车公告,其收购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极氪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该价格较最后交易日美国存托股票于纽交所的收市交易价溢价约13.6%,显示出吉利汽车对极氪未来发展的信心。
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吉利汽车整合业务资源,也有助于提升其在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极氪汽车于2024年5月10日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迄今上市刚满一年。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极氪选择私有化并从美股退市,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战略调整。
对于极氪合并进吉利汽车一事,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我们将审时度势、根据《台州宣言》精神,持续推动汽车业务整合,回归一个吉利。同时,我们仍将保持与美国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密切沟通与合作。”
极氪或成为美国滥施关税背景下中概股回流的“第一股”,这一事件无疑将引发更多中概股企业的思考和行动。
近期,在美国政府所谓“对等关税”的影响下,市场对于美方或将经贸摩擦延伸至金融领域的担忧持续升温,或将开启新一轮中概股回流潮。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内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也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国泰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18日,在美上市的中资企业(不含OTC)总数为390家,总市值超9000亿美元。这些企业中,不乏阿里巴巴、拼多多等知名企业。然而,面对美方的经贸摩擦和关税政策,这些企业也开始考虑回流国内或香港股市。
整体来看,经历了上一轮“中概股退市风波”后,大部分中概股特别是大型公司已经回流港股。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内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也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高盛推算,有27家中概股符合回流香港上市要求,市值达到了1.4万亿港元。这些企业中,不乏拼多多、满帮等知名企业。这些企业的回流,无疑将为香港股市注入新的活力。
“如果中概股潜在退市风险落地,相关公司的短期交易活跃度将直接下降。中期来看,如果部分龙头公司回港上市,南向资金可能为其提供流动性支持。”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表示。
“回流潮”再起?
与上一轮中概股“回流潮”类似,香港或再次成为中概股“回流潮”的首选。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提升香港股市的国际化水平,也有助于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近年来,香港交易所针对中概股回流持续优化上市制度。这一举措,无疑为中概股回流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事实上,迎接优质中概股回流的大环境正不断优化。政策上的支持、市场上的需求以及香港股市的国际化水平,都为中概股回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