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资本市场行动方案,助力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5月9日,深圳发布《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旨在构建高质量资本市场,推出20项举措。方案聚焦耐心资本壮大、科技企业股权融资、债券创新品种运用等,强化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推动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联合交易所加大互联互通。
5月9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深圳证监局联合印发《深圳市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5-2026年)》。
《行动方案》明确,“十五五”期间,深圳力争构建形成适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优质创新资本集聚的高质量资本市场,以一流的创新资本形成机制、一流的标杆企业、一流的行业机构、一流的市场发展生态、一流的风险防控体系,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圳新样本、新实践,并推出20项具体举措。
近年来,深圳耐心资本、长期资本逐渐壮大。截至2024年底,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数量达1599家,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共7487只,管理规模高达1.41万亿元。在此基础上,《行动方案》锚定构建一流的创新资本形成机制,围绕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等多方面,提出多项针对性措施。
在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方面,明确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20+8”产业及重点领域,持续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推动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引导多层次社会金融资本设立长周期业绩考核、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
此外,明确支持科技企业多元股权融资,充分利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绿色通道”政策。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加大科创相关制度供给,丰富并购重组支付及融资工具,健全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并购重组市场活跃。2024年,深圳上市公司及子公司完成公司间并购重组项目43单,总规模约113.64亿元,均排名全国第二。
《行动方案》还提出,强化债券创新品种运用,精准支持科技创新。完善债券融资全链条服务体系,支持“高新”及“战新”企业债券融资。加强债券融资工具运用,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参与债券市场“科技板”。
高质量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行动方案》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标杆企业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并从把好上市入口关、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等维度提出多项具体措施。
在严格上市公司监管方面,强化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合力构建深圳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加强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关键少数”监管,严肃惩治违法违规行为。
在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方面,引导上市公司树立回报投资者意识,强化现金分红监管。支持通过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优化上市公司流动性管理。加强信息披露与股价异动联动监管,依法从严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建设一流的行业机构方面,《行动方案》督促行业机构树立正确经营理念,强化穿透式监管,加强准入管理,严格关联关系审查。聚焦投资者长期回报,督促行业机构坚持长周期考核,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
深圳是国内金融重镇。截至2024年底,深圳共有证券公司23家,排名全国第二;公募基金管理公司32家、期货公司1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3107家,均居全国前列。
《行动方案》还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全面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探索建立深港两地监管信息通报机制,完善跨境交易监管,推动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联合交易所加大互联互通。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