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市值破万亿,彰显中国制造业高端化实力
AI导读:
8月29日工业富联总市值首破万亿,截至9月3日达1.08万亿。其迈入“A股万亿市值俱乐部”释放三重信号:中国制造业从代工到智造跃迁,融入全球产业链掌握主动权,资本市场估值体系变革。这标志着中国制造业具备高端化实力与潜力,坚持创新驱动将占据全球产业链更重要位置。
8月29日,曾被视为“代工厂”的工业富联总市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截至9月3日收盘,工业富联总市值达到1.08万亿元,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企业的雄厚实力,也标志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
笔者认为,工业富联正式迈入“A股万亿元市值俱乐部”,释放了三重重要信号,对制造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首先,中国制造业跃迁,从传统“代工”到高端“智造”。长期以来,代工企业常被贴上“低利润率”“低技术含量”“低估值”的标签,而工业富联诠释了从“制造”到“智造”的价值重估。透过工业富联的发展轨迹,可清晰看到中国制造业跃迁的三重维度:技术上,从代工组装向研发创新攀升;价值链上,从微笑曲线底部向两端延伸;形态上,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转型。工业富联在AI服务器领域的突破,正是这一跃迁的生动写照。
工业富联的崛起,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突破。在AI服务器领域,其作为英伟达AI服务器的重要合作伙伴,承担了从GPU模组到整机生产的全链条制造任务,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工业富联自身的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也推动了整个AI算力产业的技术进步,凸显了创新驱动在制造业高端化进程中的核心作用,展现了科技制造的无限潜力。
从最初依托苹果供应链的精密制造,到如今在AI领域大放异彩,工业富联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
其次,融入全球产业链,掌握主动权。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来说,融入全球产业链,是提升竞争力、构建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工业富联如今的表现,离不开其与全球顶尖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在消费电子领域,工业富联与苹果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巩固了自身在精密结构件等方面的业务基础;在AI算力领域,其成为英伟达等企业的重要供应商,深度参与全球AI算力产业链的构建。这种跨领域、跨行业的产业协同,使工业富联能够及时了解全球最前沿的技术和市场需求。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应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才能在全球产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资本市场估值体系变革,“科技叙事”逻辑愈发清晰。工业富联迈入“A股万亿元市值俱乐部”,既是AI浪潮下中国科技制造的胜利,也是资本市场估值体系从“传统经济锚定”迈向“新质生产力定价”的里程碑,体现了资本市场“科技叙事”逻辑愈发清晰,表明市场更加关注科技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愿意给予高成长性企业更高的估值溢价。这一变革有利于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科技制造领域。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工业富联市值破万亿元,标志着中国制造业已经具备了迈向高端化的实力与潜力。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产业协同合作,充分利用支持政策,中国制造业必将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