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A+H”上市模式显著扩张,新能源、半导体、高端制造等领域企业争相布局。纳芯微、宁德时代等企业纷纷宣布赴港上市计划,旨在拓宽融资途径,推进国际化战略。未来,“A+H”上市企业数量有望持续增长,为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2025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A+H”上市模式呈现显著扩张态势,众多企业纷纷披露赴港上市计划,横跨多个领域,使“A+H”上市阵营不断壮大。3月27日,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芯微”)正式公布,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指出,纳芯微通过H股上市,将有机会接触更广泛的投资者,有利于筹资、优化治理结构、提升运营透明度,并增强市场对其长期发展的信心,从而助力企业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聚焦三大热门领域

经过梳理,可以发现“A+H”上市案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半导体、高端制造这三大热门领域。新能源行业在“A+H”上市趋势中尤为突出,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全球锂电龙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在积极筹备赴港上市。

半导体领域同样不甘落后,纳芯微等半导体企业也在积极布局“A+H”上市,期望通过拓宽融资途径,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力。高端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也开启了“A+H”上市进程。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认为,未来“A+H”上市企业的数量在上述三大领域中有望保持持续增长。政策方面,为企业跨境上市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行业需求方面,这些领域前景广阔、资金需求大;国际化需求方面,有助于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市场优势方面,A股估值高、流动性强,港股市场国际化程度高,企业“A+H”上市可实现两地市场的优势互补。

呈现四大特点

近年来“A+H”上市案例呈现出四大特点:头部企业引领、融资与国际化并重、政策支持推动、上市方式多元化。市值较大的头部企业在“A+H”上市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如美的集团和顺丰控股。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表示,这些头部企业凭借行业地位、品牌影响力和盈利能力,带动了行业发展,为资本市场增添了活力。余丰慧认为,头部企业“A+H”上市后,既为中小企业创造了发展空间,也加剧了市场竞争。

融资需求与国际化战略是企业“A+H”上市的重要动力。郑磊指出,从融资角度看,企业通过“A+H”上市,能够吸引内地和国际投资者的资金。在国际化战略方面,企业上市后,可以借助香港资本市场对接国际资源,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在“A+H”上市进程中,企业可选择“先A后H”“先H后A”“A+H同步”三种模式。郑磊认为,“A+H”上市企业需应对汇率波动和两地法律监管差异带来的挑战。

林先平总结道,总体而言,“A+H”上市持续扩容,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加入“A+H”上市行列,A股和港股市场的联动性将进一步增强,推动资本市场迈向更高水平的开放与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