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7月13日,上交所发布《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8号》,针对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新申报企业,进一步健全了市场化精准识别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机制。

7月13日,上交所发布《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8号——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新申报企业即可适用。

《指引》共13条,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范围、持股及独立性要求等做出进一步要求。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姚亚伟表示,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因素作为参考,健全了市场化精准识别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机制。

识别筛选机制相对成熟

科创板设立之初便推出“市值+研发”的第五套上市标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对科技创新领域有深入了解,上交所积极探索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根据《指引》,主体包括私募基金等,投资经验、持股比例和期限等方面也有规定。

一位华北创投机构投资经理表示,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认定的投资经验及持股比例门槛相对较低,但投资金额门槛较高。

一位华南创投机构投资总监表示,限制突击入股有助于精准识别优质科技型企业。

为审核注入“市场智慧”

在科创板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原因在于科技型企业的需求、境外市场的成熟经验以及境内市场具有试点该制度的良好基础。

境外成熟市场如港交所已有相关制度,境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规模也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姚亚伟认为,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能够借助专业机构的眼光,为审核注入“市场智慧”。

鼓励发行人自主认定

《指引》先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申报企业开展试点,鼓励发行人自主认定并充分披露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情况。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认定主体包括私募基金等,通过参考专业机构的投入,可以帮助交易所和投资者对企业科创属性和商业前景做出更好的判断。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该制度的作用还在于推动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指引》明确,上交所在发行上市审核中,将发行人披露的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相关事项作为参考因素。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