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六周年:硬科技崛起与制度创新共筑未来
AI导读: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多家上市公司掌门人分享与科创板共成长历程。科创板以硬科技为初心,制度创新为引擎,助力企业实现技术突破与全球竞争力跃升,未来将继续推动中国硬科技产业跨越发展。
六载耕耘,科创花开。自2019年开市以来,科创板以“硬科技”为初心,以制度创新为引擎,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标杆。值此科创板开市六周年之际,中微公司、联影医疗、荣昌生物、皓元医药、天岳先进等多家上市公司掌门人纷纷寄语,分享与科创板共成长的历程,展望中国科创产业的未来图景。
科创引领实业:从技术跟跑到全球发声
“科创引领,实业报国”,联影医疗董事长张强的这句话,道出了众多科创板企业的发展底色。六年来,依托科创板的资本支持,一批硬科技企业实现了从“技术追赶”到“全球有话语权”的跨越,用自主创新改写了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联影医疗的成长轨迹是这一跨越的生动注脚。作为高端医疗装备领域的代表企业,公司上市后的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巨额投入换来了技术破壁,高端产品国内市占率提升,分子影像系统等产品更是实现世界级技术突破,获得国际权威认证。
同样实现全球竞争力跃升的还有中微公司。作为2019年首批登陆科创板的25家企业之一,中微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获得持续突破。公司董事长尹志尧介绍,六年来,公司“在产品研发与技术进步方面突飞猛进,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公司的业务发展不仅吸引了顶尖科技人才的加入,更赢得了全球客户的认可。
在碳化硅材料领域,天岳先进的发展同样令人瞩目。自2022年登陆科创板后,公司借助资本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连续9个季度实现营收增长,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17.68亿元,同比增长41.37%,并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达1.79亿元。技术突破方面,公司率先实现8英寸导电型衬底批量供应,2024年11月更推出业内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目前公司的导电型碳化硅衬底材料市占率稳居全球前三。
制度创新护航:为创新企业打开成长空间
“科创板的魅力,不仅在于资本支持,更在于制度创新的包容与精准。”荣昌生物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房健民的这句话,道出了科创板对创新企业的深层赋能。六年来,科创板持续优化制度供给,从上市标准拓宽到“1+6”政策出台,为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科创企业量身定制成长土壤。
针对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盈利晚的特点,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拓宽至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为未盈利创新企业打开了融资通道。荣昌生物正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今年推出的科创板“1+6”政策,更是制度创新的集大成者。其中,科创成长层规则精准支持高研发投入企业,为天岳先进这类处于研发攻坚期的企业开辟了新融资渠道。
皓元医药董事长郑保富则将科创板比作“滋养科技创新的生态圈”。2021年登陆科创板后,公司在资本运作、管理升级、产能建设、国际化拓展等方面进行全面突破。
共筑未来生态:产业链协同与全球化突围
站在六周年的节点上,科创板企业掌门人更关注未来生态的构建。联影医疗已将目光投向“人工智能与高端医疗设备的融合”。荣昌生物则期待科创板优化再融资政策。中微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全球一流的半导体设备领先企业”。天岳先进计划在碳化硅领域持续深耕。皓元医药则将继续践行“产业化、全球化、品牌化”战略。
六年来,科创板已从“试验田”成长为“主阵地”;未来可期,在资本市场与科创企业的双向奔赴中,中国的硬科技产业正加速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