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公司填权表现强劲,市场信心足
AI导读:
沪市公司填权能力强,2023年年度分红约44%公司迅速填权,超1300家公司股价超越调整前收盘价。公司基本面稳健、市场预期向好及资金持续流入是核心逻辑。上证红利指数2024年涨幅达14.45%,优于大盘。
本报记者毛艺融
在资本市场中,除权除息后的填权表现是衡量公司价值和市场信心的重要标尺。填权即股票在经历除权除息后,价格逐步攀升至除权除息前的水平。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公司前景的看好,也是股价上涨的重要动力。
沪市公司的填权能力尤为突出,市场普遍对其前景持乐观态度。以2023年年度分红为例,约44%的沪市公司在除权除息日便迅速实现了填权。在除权除息日后的120天内,更是有超过1300家公司的股价超越了调整前的收盘价,填权率高达80%。
部分沪市公司连续多年填权表现抢眼。据统计,约134家公司连续三年在除权除息日当天便实现填权,209家公司则连续三年在除权除息日后30天内实现填权。例如,国有六大行、江苏恒瑞医药、海尔智家、浙江中国小商品城等优质企业均榜上有名。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在2021至2023年度分红除权除息日后30日的涨幅分别高达16%、16%、29%,德业股份也分别取得了14%、14%、15%的涨幅。
公司基本面稳健、市场预期向好以及资金持续流入,是推动这些公司快速填权的关键因素。沪市能源、金融、公用事业等板块的龙头企业,如中国工商银行、国电南瑞等,凭借低负债、高现金流的稳健基本面,以及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和稳定的分红政策,为填权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此外,政策导向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国九条”强化分红监管,鼓励上市公司提升股东回报,加速了资金向高股息资产的聚集,进一步推动了红利资产的估值回归。2024年,上证红利指数涨幅高达14.45%,远超大盘整体表现。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