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股市场出现大小盘股剧烈分化现象,基金经理提出“A股两个世界”观点。同时,培育钻石板块在消费与科技属性驱动下大涨。文章还探讨了市场风格可能更加均衡的展望。

今年基金二季报披露期间,一位基金经理提出的“A股两个世界”观点激起了广泛讨论。在股市中,虽同为一片市场,实则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当时的市场行情显示,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100多家公司中,约80%实现了上涨,而在其余5000多家公司中,约80%却遭遇下跌。

今日上午,大小盘股再次出现了剧烈的分化现象。在A股总市值排名前30的个股中,上午仅有中信证券微跌0.53%,而工商银行则上涨3.37%,盘中股价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相比之下,总市值低于20亿元的约350多只个股中,上午仅有5只个股上涨,微盘股指数更是下跌了5.38%。

上午收盘时,上证指数微涨0.21%,而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则分别下跌了0.25%和0.2%。

探究大小盘股分化的缘由

针对大小盘股分化的现象,市场普遍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首先,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及年报披露期的临近,资金出于业绩确定性的考虑,开始流向权重股。

此外,从日历效应的角度来看,12月小盘股可能面临一定压力。据国信证券统计,自2010年以来,大盘宽基指数在12月的表现普遍优于中小盘宽基指数。上证50、中证100指数12月的平均涨幅均在3%以上,而中证1000、中证2000、国证2000指数在12月则分别平均下跌1.4%、1.6%、1.1%。中小盘宽基指数在12月表现较好的年份仅有2015年至2016年、2018年至2019年,这些年份均在年末发生了对全年或短期风格的均衡与调整。

其次,高股息资产的配置价值再次凸显。这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近期国债利率下行;二是本轮反弹行情中,高弹性成长科技和小微盘风格领涨,而红利品种涨幅落后,性价比随着交投情绪回落而下降;三是国资委近日发文鼓励上市公司分红,新考核周期下,保险等绝对收益资金对高股息资产的需求增加。

中泰证券指出,市场结构或将出现“高低切换”,即中小市值题材受活跃资金驱动而阶段性调整,而国央企高股息则可能重新成为市场主线。

展望2025年,长城基金认为,虽然成长风格仍将相对占优,但市场风格可能会更加均衡。流动性是影响市场风格的关键因素。在流动性宽松的环境下,成长风格更受青睐,而价值风格则在流动性收紧时表现更佳。自2022年初美联储加息收紧全球流动性以来,A股市场已转向价值风格近3年。货币政策拐点出现后,其带来的流动性变化趋势往往具有持续性。然而,随着基本面的改善,2025年行情的第二阶段可能由纯流动性驱动转向基本面和流动性共同驱动。

培育钻石板块表现亮眼

今日上午,培育钻石板块表现抢眼,惠丰钻石、力量钻石、四方达等个股均大幅上涨。

在消费与科技两大属性的共同驱动下,培育钻石板块近期持续活跃。从消费属性来看,全球最大钻石生产商戴尔比斯(De Beers)近日将大部分商品价格下调了10%至15%。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一降价举措的背后原因是人工培育钻石的普及减少了消费者对天然钻石的需求。技术进步使得人工钻石的品质逐渐接近天然钻石,但价格更为亲民,从而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特别是在日常首饰消费领域,人工钻石抢占了天然钻石的市场份额。

万联证券分析认为,中长期来看,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步修复和“悦己”消费观念的进一步普及,钻石下游消费需求有望逐渐复苏。培育钻石由于其成分与结构与天然钻石相同,且在价格上具有较大优势,叠加近年来媒体与品牌商对下游消费者的教育引导,未来的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科技属性来看,钻石散热方案在高效能电子产品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未来电脑、汽车和手机等电子产品都有可能采用培育钻石作为散热材料。开源证券预测,钻石散热市场规模有望从2025年的0.5亿美元(渗透率不足0.1%)增长至152亿美元(渗透率约10%),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4%,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我国人造钻石产业链具备绝对的成本优势,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国内培育钻石企业积极布局“钻石散热”技术,并在半导体衬底、热沉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