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市银行业绩快报:长三角银行表现亮眼,整体营收增速提升
AI导读:
截至2025年2月7日,13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业绩快报,均实现盈利且营收增速提升。长三角地区上市银行表现亮眼,浦发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23.31%。整体而言,上市银行业绩回暖,经济复苏将为其带来更多动能。
截至2025年2月7日,已有13家上市银行发布了其2024年度业绩快报,所有披露快报的银行均实现了盈利,且营收增速呈现出显著提升的趋势。
在过去的一年里,受高股息概念的积极影响,银行股板块表现尤为亮眼,整体涨幅高达42.84%。展望未来,这些银行良好的业绩表现有望为其股价走势提供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长三角地区的上市银行在业绩快报中尤为引人注目。已披露的业绩快报涵盖了4家股份制银行和9家城市商业银行。从盈利增速的角度来看,浦发银行表现最为突出,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52.57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3.31%,相较于去年同期的-28.28%,实现了显著的反转。
浦发银行将其经营效益的增长归因于多个方面:一是“数智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信贷资产投放力度加大,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负债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付息率管控取得了积极成效;二是非息净收入的同比增长,公司主动把握市场机遇,积极增厚投资收益,交易性资产等其他非息收入增长尤为显著;三是通过精益化、精细化管理,实现了降本增效,业务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四是资产质量持续提升,风险控制和处置能力不断增强,风险成本耗用同比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浦发银行获得了其第一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的增持,未来持股比例将提升至29.99%,这进一步体现了上海国资对其经营发展的坚定支持。华福证券指出,浦发银行存量风险接近出清,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净息差精细化管控初见成效,其增长动能有望显著提升。
然而,在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的业绩增长则稍显乏力。在降低了拨备覆盖率的情况下,两家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2%和0.12%。此外,中信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3%,同时将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09.43%,较2023年末上升1.84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深耕区域市场的中小银行业绩表现尤为抢眼,特别是总部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上市银行。数据显示,杭州银行、齐鲁银行、江苏银行、苏农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8.07%、17.77%、10.76%和10.53%。南京银行、长沙银行、宁波银行的归母净利润也分别实现了9.05%、6.92%和6.23%的增长。
区域中小银行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业绩,既离不开其业务规模的稳健增长,也与深挖地方发展机遇密切相关。例如,杭州银行的资产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大关,存贷款规模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齐鲁银行的总资产、存贷款规模增速也均在10%以上。
信达证券研报指出:“齐鲁银行上市以来扩表稳步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其重点聚焦新三年发展规划和数字化转型战略,积极推进与优质企业的合作,坚持稳中求进。同时,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浪潮中,齐鲁银行抓住了机遇,提升了信贷投放效率。”
作为银行业的标杆,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其中,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的资产质量最为优异,不良贷款率均为0.76%。截至2024年末,齐鲁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19%,较年初下降了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322.38%,较年初提高了18.80个百分点,连续六年实现优化。
当然,也有部分上市银行的业绩表现不佳。2024年,厦门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了2.62%,郑州银行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5.9%。
回顾过去一年,高股息概念对银行股的拉动作用显著,使得银行股板块表现尤为突出。展望未来,随着经济复苏的持续深入,上市银行的业绩有望进一步改善,为市场带来更多的动能。
湘财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郭怡萍认为:“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持续发力,财政资金将加快落实到项目建设上,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将有助于促进银行贷款的稳健增长。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优质区域行的经营业绩有望展现出更强的弹性,从而提供较高的动态股息率。”
![](http://example.com/image.jpg)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