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国内煤炭市场供应稳定,煤价高位回落,电力公司业绩亮眼。多家电力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火电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清洁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用电需求或将在未来进一步提升。

在国内煤炭市场供应保持稳定的背景下,2024年煤炭价格经历了从高位回落的过程,这一变动直接促进了下游发电企业盈利水平的显著回暖。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收盘,A股申万二级电力板块中共有42家上市电力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其中,预增企业达到12家,扭亏企业6家,略增企业5家,整体预喜比例高达55%,彰显了电力行业整体的复苏态势。

专业人士预测,2025年火电综合电价预计将保持相对平稳,火电发电量也有望同比持平甚至略有增长,这预示着火电行业的利润有望进一步攀升。此外,随着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逐步完善,通过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的比例将不断提高,两部制电价机制将成为支撑火电企业盈利能力和分红能力的重要保障。

在燃料成本管控方面,多家电力公司取得了显著成效。赣能股份预计2024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6.65亿元至7.65亿元,同比增长35.82%至56.25%。公司指出,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燃料成本的降低以及煤电边际收益的提升。同样受益于燃料成本下降的还有京能电力,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78亿元至19.09亿元,同比增长79.73%至117.43%。京能电力表示,公司通过科学制定营销策略和优化电量分配,实现了销售电量的同比增长,并通过加强燃料成本管控,有效降低了燃料成本。

皖能电力也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亿元至22.5亿元,同比增长39.91%至57.40%。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发电量增加、煤炭价格下跌以及控股发电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是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部分电力上市公司通过深入开展提质增效工作,实现了清洁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增长。上海电力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35亿元到21.84亿元,同比增长15.19%至37.10%。除了控降燃料成本外,公司还加快了绿色转型发展步伐,境内外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和效益均实现了增长。

大唐发电同样在提质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8.35亿元至34.35亿元,同比增长208%至252%。大唐发电表示,公司持续深化提质增效工作,着力统筹燃料和电量市场,控降燃料成本并抢发效益电量,使得火电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高。同时,公司绿色低碳转型成果显著,清洁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效益稳步增长。

华电能源也预计2024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2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公司表示,业绩的改善主要得益于电力营销创效的提升、火电机组辅助服务收益的增加以及煤价管控增效的努力。

此外,部分上市电力公司的业绩还受益于来水偏丰的影响。韶能股份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00万元至1.03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2.66亿元。公司表示,报告期内水电站所在地区来水量同比大幅增加,促使水电业务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实现了37.91%和117.61%的增长。

展望未来,业内普遍认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及电能替代趋势的推动下,未来用电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特别是长三角及粤皖地区新兴产业布局较早、规模占比较高且多为新型高耗能产业,因此这些地区的用电需求增长弹性预计较大。在火电板块方面,西南证券预计2025年火电综合电价将保持平稳而动力煤煤价中枢将同比向下移动,这将促进火电发电量同比持平甚至略有增长并进一步提升行业利润。长期来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逐步推进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下火电辅助服务收入的提升都将为火电企业的稳定盈利能力和分红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卓创资讯认为2025年国内动力煤市场将面临供大于求的压力并预计煤价重心将继续下探。在供应端方面虽然国内煤炭新增产能将有所减少但前期先进产能的集中释放预计将使动力煤产能保持在高位且进口煤也有望继续维持在历史高位水平因此国内动力煤供应整体仍将保持充裕。在需求端方面虽然全社会发电量仍有增量空间但随着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的增加和利用效率的提升预计煤电增量将有限且耗煤需求增速或有所放缓。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