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蛇年开年首周,A股市场迎来密集股东减持潮,35家公司披露减持公告,18股遭股东“组团”减持,单名股东最高可套现6亿元。尽管减持潮汹涌,但整体业绩表现不俗,12股预计2024年实现盈利。

在蛇年开年首周,A股市场迎来了密集的股东减持潮。据统计,自2月5日至2月9日,短短几天内已有3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东减持公告,其中18家公司面临股东“组团”式减持,市场关注的焦点显著上升。在这波减持潮中,部分股东的减持力度之大令人咋舌,有股东单次减持对应市值最高可达6亿元,甚至有4家公司面临股东的“清仓式”减持。

具体来看,这18家面临“组团”减持的公司包括中微半导、中科信息、永兴材料等知名上市公司。其中,凯龙高科和海泰新光各有5名股东计划减持,成为此次减持潮中的焦点。这些减持计划不仅涉及股东数量多,而且减持比例也相对较高,如摩恩电气的股东减持比例上限达到了3.78%,ST路通、思泉新材等多家公司的减持比例上限也均超过了3%。

从减持金额来看,此次减持潮中的“大手笔”频现。万通发展、ST花王等公司的股东计划减持股份数量上限超过了2000万股,而永兴材料的股东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套现金额上限更是高达6.11亿元。此外,还有多家公司的股东拟套现过亿,市场资金压力显著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潮中出现了4起“清仓式”减持案例,涉及摩恩电气、恒通股份、ST路通、ST花王等公司。这种极端的减持方式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也引发了投资者对这些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

尽管面临如此大规模的减持潮,但从业绩表现来看,这35家公司的整体表现并不逊色。据统计,已有18家公司披露了2024年业绩预告,其中12家公司预计实现盈利,占比高达66.67%。永兴材料、嘉益股份等公司的预计净利润更是超过了7亿元,显示出良好的盈利能力。

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是市场常态,但如此密集的减持潮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不过,从长期来看,股东减持并不会对公司的基本面产生决定性影响。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减持潮,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未来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