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公司业绩预喜,稳增长信号明显
AI导读:
沪市529家公司2024年1月发布业绩预喜公告,近六成公司第四季度业绩同比增长,经营指标创新高。先进制造领域复苏信号增强,消费市场在政策刺激下延续高景气,订单增长明显,展现出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前瞻信号。
新华财经上海2月9日电(记者杜康)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沪市共有529家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喜公告,其中248家公司预告业绩增长,112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169家公司减亏,展现出沪市公司整体良好的盈利能力和稳健增长态势。沪市公司作为各行各业的代表性企业,其业绩预告不仅反映了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也释放出了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前瞻信号,彰显出我国宏观经济基础稳固、优势突出、韧性十足、潜力巨大,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依然未变。
近六成公司第四季度业绩同比增长,经营指标创新高
回顾去年,我国经济在三季度面临较大压力,但四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迅速回升,显示出强大的经济韧性。多家沪市公司的业绩预告也印证了这一点,近六成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其中近300家公司更是实现了同比翻番的增长。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公司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稳健经营,也彰显了我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潜力。
专家指出,去年9月出台的一系列增量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改善了社会预期,推动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积极变化,为经济回升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些政策效果在四季度经济数据中得到明显体现,多家沪市公司也借此机会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具体来看,在稳股市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资本市场回暖上涨,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去年四季度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其中,中国人寿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在1023.68亿元至1126.05亿元之间,同比增加100%至120%。此外,约240家沪市公司在去年四季度实现了业绩增速由负转正,包括中国船舶、中远海能、海信视像等行业领军企业。
海信视像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积极把握政策机遇,实现稳健的经营态势。去年第四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超47.5%的增长,境外销售规模持续增长,产业链向高科技领域延伸,数字化转型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澜起科技、炬芯科技等多家公司也预计第四季度单季度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
先进制造领域复苏信号增强,经济发展见新见质
从沪市业绩预告来看,沪市先进制造业领域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新动能新赛道表现突出,产业结构持续转型升级。在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沪市电子、生物医药等高技术制造产业整体加速成长,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具体来看,已披露盈利上限的电子产业盈利达146亿元,生物医药产业盈利达79亿元,分别较2023年增长显著。
生物医药领域更是捷报频传,去年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浙江医药、华北制药等25家公司实现业绩增速超100%。多家公司去年实现销售规模扩大,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例如,国药现代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原料药销量增加,艾力斯核心产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被续约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销售收入增长迅速。此外,心脉医疗、奥泰生物等新兴领域企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多家公司表示,创新投入转化为业绩增长的路径愈发清晰,高研发的成长逻辑持续兑现。鲁抗医药等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政策刺激消费市场延续高景气,订单增长明显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增多,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有力促进了内需释放,带动了产业链订单量的增长。沪市汽车、食品饮料、出行等消费领域公司均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表现,充分印证了宏观经济政策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
尤其是在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的背景下,汽车、家电行业受益明显。30家沪市汽车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喜公告,乘用车企业赛力斯、长城汽车业绩增速分别高达345%和85%,商用车企业宇通客车业绩增速也超过了135%。零部件公司拓普集团更是实现了47%的业绩增长。
旅游市场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新态势,旅游客运需求持续增长。随着新能源公交“以旧换新”等政策的落地实施,公交客运需求也快速恢复。宇通客车去年累计销售客车46918辆,同比增长28.48%;其中出口销量14000辆,同比增长37.73%,国内销量也实现了24.91%的同比增长。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以旧换新政策对促进内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政策的出台,国内乘用车终端市场同比将处于持平状态。国家“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和地方汽车置换更新补贴“两新”政策约带动了150万辆汽车的消费增量。
此外,多家沪市公司也表示去年订单增多、销量增加。无锡振华、上海沿浦、朗迪集团、莲华控股等企业均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拓普集团更是表示,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实现快速提升,实现了906%的大幅增长。
(图片及链接:原文链接)(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