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聚焦AI大模型发展新趋势
AI导读: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在上海举行,人工智能大模型成为热门话题。国产大模型应用百花齐放,开源成为主流趋势。成熟的产业生态对技术突破至关重要,我国已出台政策支持,预计到2028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8110亿元。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正在上海举行,一批国内外头部人工智能企业发布了多项重磅技术与解决方案,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之路。人工智能大模型,作为该领域的重要技术和应用分支,其发展动态成为本次大会的热门话题。国产大模型正展现出哪些新趋势?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AI大模型应用“百花齐放”
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现场,记者看到,基于AI大模型开发的各类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正不断涌现,为各行各业注入数字生产力。例如,可跟随使用者抚摸和语言互动的AI仿生宠物、AI智能系统助力城市水务处理降本增效等。
商汤科技展台上,工作人员介绍了新发布的大模型产品代码小浣熊2.0和办公小浣熊,这些产品旨在为企业、开发者及个人用户提供多样化服务。
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牵着机器狗在场馆内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据宇树科技市场经理孙宝岩介绍,该公司的机器狗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超过60%,广泛应用于变电站巡检、消防救援等场景,降低了人工作业风险,提升了救援效率。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宣布,2025年将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
稀宇科技(MiniMax)副总裁刘华指出,AI大模型的应用边界正在不断拓展,已在广告、教育、客服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多位开发者认为,我国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为大模型训练提供了丰富的实操场景,预计大模型应用将迎来新突破。
大模型开源成为主流
自Deepseek火爆出圈以来,开源已成为国内外大模型发展的重要趋势。今年2月,字节豆包、昆仑万维、百度文心、阿里通义千问等企业纷纷推出开源模型。
本届大会上,多家企业展示了最新的开源模型,如商汤科技的LazyLLM开源框架、MiniMax的MiniMax-01系列模型等,这些开源举措旨在降低算力成本,推动AI技术普及。
刘华表示,高水平模型的开源有助于大众体验优秀大模型的技术能力,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共同推动大模型行业发展。
培育产业生态是关键
成熟的产业生态对大模型技术的突破至关重要。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多地也在积极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以上海的模速空间为例,这里汇聚了大模型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算力层、数据层、基础大模型及应用层企业。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安全治理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上海市委网信办总工程师杨海军表示,中国率先出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希望通过此次大会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据艾瑞咨询研究院预测,到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有望达到8110亿元,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