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2月,国内乘用车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攀升,自主品牌凭借技术迭代和全球化布局稳步扩张。比亚迪、小鹏、长安等车企销量显著增长,智能化竞争愈发激烈。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搭载领航驾驶方案的乘用车销量有望达500万辆。

2025年2月,国内乘用车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分化特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头部自主车企凭借技术迭代和全球化布局实现稳步扩张,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市场需求的转变,也预示着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达到176.7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3.8%,尽管环比下降16.0%,但仍处于历年2月的高位,显示出市场的整体韧性。1—2月累计销量386.5万辆,同比增长12.7%,市场回暖态势明显。

在具体车企表现上,自主品牌表现尤为亮眼,继续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比亚迪稳居销量榜首,小鹏汽车、广汽集团和长安汽车等自主品牌2月销量也实现了显著增长,这得益于它们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持续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以来,车企在智能化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了提升销量和市场竞争力,各大车企正加速推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落地。智驾技术已成为车企竞争的焦点,芯片算力、大模型的端到端应用能力以及在城市和高速NOA上的技术突破,都是衡量车企智能化水平的关键。

自主品牌销量崛起

2月,比亚迪继续稳居销量榜首,销量达到32.28万辆,同比增长163.95%。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同样亮眼,2月新能源乘用车海外销量达到6.7万辆,同比增长187.8%。此外,腾势汽车、长安汽车、小鹏汽车等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

长安汽车2月销量达到16.1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4万辆,同比增长70.71%。小鹏汽车2月以3.05万辆的销量成绩连续4个月突破3万辆,同比增长570.03%。广汽集团2月汽车总销量为9.87万辆,新能源和智能驾驶车型迎来集中爆发。

加速迈向高阶智驾时代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智能化正成为引领行业深度变革的核心动力。各大车企正加速拥抱智能化,以抢占技术与市场的先机。

广汽集团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计划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车型。长安汽车联合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和比亚迪等国内头部车企及供应链企业,宣布将在智能驾驶层面展开合作。比亚迪正式发布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全面推动旗下车型向高阶智驾迈进。

此外,广汽传祺、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等合资品牌也在加速智能化与电动化转型,推出搭载智能驾驶系统的新车型,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2025年搭载领航驾驶方案的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500万辆,对应渗透率超过20%。展望未来,智能驾驶乘用车市场将持续增长。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