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通气会透露,下阶段中央企业发展AI+将着力场景应用、数据和算力。受访专家认为,胜出的主体需具备领域数据壁垒、场景理解深度和商业可持续性。央企已在多行业布局AI应用,未来算力集群建设预计将持续推进。

  证券时报记者江聃

  国务院国资委最新召开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AI)+”成果媒体通气会透露,下阶段中央企业发展AI+将着力场景应用、数据和算力,形成“三轮驱动”之势。围绕这三个方向,央企已取得的进展及未来计划如何进一步攻坚,形成更多有效成果,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企业和专家学者。

  受访专家认为,在“百”模大战后,胜出的主体需具备领域数据壁垒、场景理解深度和商业可持续性。算力建设方面,尽管中央企业不会盲目参与算力“军备竞赛”,但更大规模的算力集群建设预计将持续推进。

  应用领航:打造“菜单式”大模型应用

  北京交通大学工业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陶耀东表示,中央企业发展人工智能有四大优势:国家级产研平台汇聚的人才、覆盖国计民生全领域的数据、关键重要产业领域的全球化布局、全球最大规模的应用场景纵深。目前,央企已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超500个场景布局应用了人工智能。

  国家电网通过投入近4万台无人机,利用人工智能线路缺陷识别技术,年智能巡检杆塔1000万基,减少人工登塔次数40%,巡视效率提升2倍以上。此外,国家电网正围绕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运行管理需求,优化算法模型,以应对新能源发展带来的挑战。

  今年2月,中央企业启动了“AI+”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战略性高价值场景建设专项工作也随之启动。通气会上强调,要强化深度赋能,瞄准高价值场景,强化行业协同、扩大开放合作,加大布局力度。

  数据赋能:价值挖掘与打破“AI”幻觉并行

  中央企业拥有大量关键数据,是其发展人工智能的另一优势。在宏观经济层面,国家电网运用多源数据融合等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政府决策和社会治理。行业层面,央企已在交通物流、金融服务、绿色低碳等重点行业汇聚了一批高质量数据集。

  通气会提出,要分批构建重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提升数据集质量和多样性,推进数据共享开放,突破数据难题。

  智算筑基:有序加码,不搞算力“军备赛”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将更加突出智算筑基,夯实算力基座。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经理程建军表示,中国移动万卡智算集群的GPU利用率已大幅提升。随着新技术演进,算力需求不断增加。

  IDC预测,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运营商已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智算平台,如中国移动的“算网大脑”算力调度平台和中国电信的“息壤”平台。

  专家表示,尽管不是一味开展算力“军备竞赛”,但可以预见更大规模算力集群建设将持续推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