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下,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如何应对?
AI导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对等关税”贸易政策引发全球恐慌,但国内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普遍表示受影响较小,消费电子品牌企业普遍已实现产能全球化布局,可通过调整全球产能布局有效降低关税风险。供应链企业不承担关税成本,品牌企业无惧风险,制造业回流美国面临多重挑战。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对等关税”贸易政策一度引发全球恐慌,但国内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普遍表示受影响较小,消费电子品牌企业普遍已实现产能全球化布局,可通过调整全球产能布局有效降低关税风险,供应链企业则不承担客户关税成本。
供应链不承担关税成本
“果链一哥”立讯精密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公司此前没预估到针对中国的关税会这么高,不过一直以来,按照常规贸易规则,所有硬件制造厂商都不会承担关税、物流、仓储等成本,这些不是供应链企业需要考虑的。
“客户一直以来都会协同供应商提升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选择更合适的合作伙伴。过往遇到关税问题,都没有出现客户让供应商承担关税的情况。”立讯精密相关负责人说。
前述所言过往关税问题,是指过往出现的美国加征关税的情况,苹果都已申请了关税豁免。
根据美国发布的关税豁免政策,针对电子产品设定了“美国成分≥20%”的豁免门槛,涵盖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等电子制造全产业链。若产品完税价格中美国原产零部件或技术价值占比≥20%,就能获得关税直接豁免。但此次苹果能否成功申请关税豁免,目前外界暂不知。
即便苹果无法获得关税豁免,对产业链影响也不大。立讯精密指出,公司只有少部分国内制造的成品出口美国,关税对这部分产品略有影响,相信客户会要求转移产地,当然会有一些挑战。
此外,蓝思科技、歌尔股份、领益智造等多家企业也表示,大部分出口通过国内保税区完成,规避关税波动风险,直接出口的零部件,则采用离岸价或向客户收取运费交货到指定目的地,由进口方客户承担关税。
进口方面,蓝思科技等产业链企业表示,已形成以日本、韩国为主的供应矩阵,且进口方式为加工贸易保税进口,不涉及进口关税。
品牌企业无惧风险
关税由客户承担,那么消费电子品牌企业如何应对?
“手机行业经历过所有大风大浪,中国手机厂商在海外也竞争激烈,只要产业伙伴在一起,就没问题。”OPPO中国区总裁刘波表示,无论环境怎么变化,聚焦产品,做好自己最重要。
权威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OPPO全球出货前四,在东南亚排名第一,西欧整体第五。目前OPPO在全球设有六大研发中心,并在印度、印尼等七个海外国家建厂。
足见,美国并非OPPO的核心外贸市场。分析师朱嘉弢表示,美国智能手机市场以运营商模式为主,国内消费电子品牌企业受影响小。
展望未来,刘波表示,OPPO将继续拓展新兴市场,巩固优势市场地位,突破高端,保持成熟市场稳定发展。
朱嘉弢表示,目前国内消费电子产业需要进口的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原产地并不在美国,影响不大。
有消息称部分企业已开始囤货。对此,刘波表示:“目前关税政策下,暂时无法判断会否推高供应链成本,不一定要着急囤货,保持冷静非常重要。”
制造业回流美国存多重挑战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旨在吸引制造业回流美国,但面临多重挑战。
近日,市场传言称立讯精密有计划在美国建厂,但很快被立讯精密澄清。
“公司目前没有在美国建厂的相关计划。”立讯精密表示,如果要在中国等国家以外的其他低关税地区建立产能,最快需1年到1年半时间。
立讯精密方面表示,美国是否具备相关条件是较大考量,不仅是人才、人力及成本问题,还涉及产业链构成。中国、越南便于弹性产能安排,而美国制造相对孤立,面临很大挑战。
“供应链格局主要还是取决于企业竞争力。”立讯精密言外之意,国内消费电子产业链已积累较强的核心竞争优势。
市场还有观点指出,假如苹果不能获得关税豁免,那么苹果可能会要求供应商转移产地。那么立讯精密等公司是否有计划在印度、越南等地的产能规划进一步扩产?
“除非越南关税比其他国家地区高很多,否则消费电子在越南的产能再转移出去的可能性很小。”立讯精密表示,越南在物理边界连接、物流、产业链和人才累积等方面有优势,打破现有格局将会增加品牌方的成本。公司在东南亚其他国家如泰国、印尼等地的工厂,转移可能性不大。
研究总监Jeff Fieldhack指出,虽然高关税来得突然,但OEM厂商可能早有预期。然而,迁移生产基地需要大量投入和时间,短期内难以见效。
“目前关税政策有不确定性,应以观望为主。”立讯精密创始人、董事长王来春说。
截至目前,A股消费电子产业链个股如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等均已公布回购计划等。工业富联表示,公司在全球多地构建完备产能,可结合客户需求灵活调度,未来仍持续加大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力度。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