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
AI导读:
杭州市发改委近日发布《杭州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提出到2025年培育国际一流水平基础大模型和行业应用大模型,打造算力成本洼地,支持头部企业攻关大模型前沿技术,构建完善具有杭州辨识度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
AI(人工智能)板块迎重大利好!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公告,就《杭州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公开征求意见,旨在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方案》明确,到2025年,将培育2个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大模型和25个以上具有行业重大影响力的行业应用大模型,创建3家人工智能概念验证中心,培育50家以上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同时确保全市投向人工智能的产业基金规模突破1000亿元。
《方案》还提出了“打造算力成本洼地”的目标,要求在国家“东数西算”枢纽节点超前布局“算力飞地”,以满足基础大模型研发训练的需求。同时,将组建润苗直投基金,重点支持硬科技属性的本地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并探索建立产业基金容错免责机制。
今年以来,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备受瞩目,如Deepseek推出的开源模型迅速占领全球市场,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也频频“出圈”。
杭州市市长姚高员表示,杭州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坚实基础及广阔空间,要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区域特色及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现更多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
支持头部企业攻关大模型前沿技术
202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杭州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在《方案》制定过程中,杭州市发改委广泛调研,梳理国内先进省市政策举措和人工智能企业发展需求。
《方案》提出,将在杭州推动全国模型输出源地、算力成本洼地、数据共享高地、智能应用首发地等“四地”建设,并部署支持头部企业多路线攻关大模型前沿技术等16项重点任务。
在打造模型输出源地上,《方案》明确支持头部企业攻关大模型前沿技术,建立面向前沿探索的要素供给机制和试错成本分担机制。
在智能应用首发地方面,《方案》提出加快推进具身智能行业应用中试,打造多元优势主体共创发展的创新联合体,并加速“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的软硬件综合集成方案在真实应用场景的落地。
此外,《方案》还提出加快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应用,争取国家人工智能(医疗)应用中试基地落户杭州。
设立算力券支持人工智能企业
《方案》提出实施算力券和智能券政策,每年设立2.5亿元市级算力券,对采购智能算力服务和模型服务的用户企业给予补贴。
在企业成长方面,《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并纳入证券交易所知名成熟发行人名单,享受绿色通道待遇。
《方案》还引导“3+N”杭州产业基金群投向人工智能方向,确保产业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并组建润苗直投基金,支持本地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构建杭州特色人工智能产业体系
近年来,杭州以宇树科技、深度求索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备受关注。杭州在政策环境、基础要素、重大项目等方面持续用力,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方案》提出,推动人工智能关键赛道和融合业态在优势地区集聚发展,如支持余杭区发展智能计算、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赛道,支持滨江区发展智能计算、数据服务等创新型产业赛道。
姚高员表示,要深化融合应用,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方面拓展应用场景,以人工智能“百模千态”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更多场景化应用落地。
《方案》还提出加速推进“杭州 AI+”场景开放示范工程,为人工智能企业和创业团队创造更多产品落地机遇。
例如,杭州城市大脑3.0正在建设中,通过部署DeepSeek-R1系列模型,为城市装上自主进化的“数字心脏”。同时,杭州也在推进低空“数字大脑”建设,优化飞行报批服务。
姚高员强调,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技术攻关,推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各环节紧密协同,构建完善具有杭州辨识度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