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以来,“关税风暴”席卷全球,全球资本市场充满不确定性。文章解析了关税2.0的新变化、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中美贸易关系转变、出口企业利润挑战、供应链韧性与技术突破的战略机遇、进口行业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的重要性,以及全球不确定性上升对安全领域格局的影响。

  01

  “关税风暴”不止,博弈与谈判尚在进行时

2025年以来,“关税风暴”席卷全球,从初步交锋到全面冲突,再到当前的博弈对峙,全球资本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美国宣布对75国暂缓关税90天,标志着全球正式进入关税谈判阶段。然而,中美之间的紧张对峙依旧牵动全球投资者的心。大国间的博弈与谈判充满变数,全球贸易竞争秩序与供应链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

  02

  关税2.0新变化:节奏快、范围广、税基扩

与2018年的关税措施相比,关税2.0展现出节奏更快、加税范围更广、税基进一步扩大的特点。此次加征关税摒弃了针对特定国家或产品的“清单式”税政,转而广泛施征于全球商品。关税2.0旨在重振美国制造业、扭转贸易逆差、巩固美元地位。

关税不仅是财政扩收手段,更是国际谈判的重要筹码。未来,美国政府可能会在汇率和安全领域采取进一步行动,如何在制造业回流与美元优先之间找到平衡仍是未知数。

  03

  “关税风暴”下的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全球贸易格局正经历“关税风暴”的冲击与重构。美国推行“对等关税”,中方坚决反制,进出口企业面临高关税壁垒。出口企业成本上升、利润受挤压,传统模式面临转型压力;进口方面,技术脱钩风险增加,资产价格波动与产能重塑带来挑战。

外贸变局中,中国龙头企业加速全球产业布局,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趋势明显。关税摩擦正推动构建“技术自主、市场多元、区域协同”的外贸体系。

  04

  中美贸易关系转变: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破局

自2018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上升,出海步伐加快。然而,中美贸易摩擦后,上市公司对美外需敞口增长停滞,电子、家用电器等行业对美出口敞口转向欧盟、东盟等区域。

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包括中国出海企业加速“中国研发+海外制造”布局、外向型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转移、转口贸易增长等。尽管美国仍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关税摩擦没有赢家。

  05

  出口企业面临利润挑战:关税升,价增量减

我国出口行业长期利润率较低,2023年以来出现“以价换量”格局。新增关税将直接转嫁至商品价格体系,导致出口企业利润被挤压。对美依赖度较高的小家电、消费电子等行业将面临更大压力。

未来,中国外贸格局将经历结构性调整,“以价换量”模式将被更稳健、高效的出口路径取代。

  06

  供应链韧性与技术突破:出口企业的战略机遇

关税冲击下,出口格局面临重塑。企业需重视自主供应链与技术突破的破局点,发展转口贸易、加大对外产业投资,规避关税壁垒;同时,积极向内需市场转型,扩展新外需市场。

核心技术迭代与自主供应链建设是突围的关键。在关税冲击下,出口企业仍需看到破局立势的希望。

  07

  关税倒逼进口行业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

关税冲击下,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的重要性凸显。以芯片行业为例,先进制程设备对美国的依赖度高,面临关税壁垒、产能博弈等多重挑战。

未来,加速关键领域技术突破与自主可控,推进国产替代进程,是降低外部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08

  全球不确定性上升,重塑安全领域格局

全球不确定性上升增加了重大安全领域风险。粮食与能源作为核心安全资源,其进出口安全直接关系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在中美关税摩擦背景下,大豆等粮食进口面临挑战,能源进口也需关注多元化战略。

在全球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重大安全领域的资产在资产配置中的战略价值显著提升。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8幅图解析“关税风暴”下的产业挑战与机遇)

(责任编辑: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