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上海车展即将开幕,智能驾驶成为车展焦点。众多企业推出城市NOA、高速NOA等功能,产业技术路径由宣传预期转向实际落地。政策监管加强,产业发展趋于理性。新势力车企与传统车企竞逐智能驾驶领域,车展将呈现智驾体验感与产品稳定性的比较。

2025年上海车展即将盛大开幕。作为汽车行业全年规格最高、参与度最强的综合性盛会,本届车展将在智能驾驶、电动平台、软件定义等前沿技术上,为业界提供一份阶段性发展的切片观察。智能驾驶无疑是车展中最耀眼的焦点之一。

历经数年的研发投入与场景应用,众多企业已将城市NOA、高速NOA、AVP泊车等功能纳入量产计划。车展前夕发布的参展信息表明,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车企,均围绕“智驾闭环能力”展开重点布局。从车规级高算力芯片的应用,到激光雷达系统的普及,再到舱驾融合交互逻辑和数据闭环算法体系的成熟,产业技术路径正由“宣传预期”转向“实际落地”。

与此同时,政策层面对智能驾驶能力的监管逐渐加强,整车企业在功能命名、营销话术、地图权限等方面的表述边界日益清晰。产业发展趋于理性,这对企业的系统性能力构建和生态组织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统车企“补齐拼图”:平台架构升级与供应链协同深化。广汽、上汽、一汽、长安、东风等头部车企正围绕平台级架构、数据能力与智能驾驶主控权展开体系化建设。广汽ADiGO系统升级至3.0版,并在全新平台车型中首次实现城区与高速的动态切换。长安“海纳百川”战略强调智驾域与电驱域的集成效率,计划2026年实现200万辆级平台覆盖。上汽智己L6备受关注,搭载国内首款固态电池,集成“灵蜥数字底盘+智慧四轮转向+Orin X平台”的整车融合智驾能力,展现上汽在整合智驾底层结构方面的探索深度。一汽-大众CMP平台新能源车将亮相,作为大众在华智能化的关键车型。该平台采用自研CEA架构,转向区域控制+中央集成模式,强调面向本土用户需求开发。

新势力车企竞逐:从产品能力迈向体验验证。新势力车企更多聚焦于“功能差异化”与“数据闭环效率”的场景拓展。蔚来将展示旗舰车型ET9和NT3.0平台新技术,包括自研智能驾驶芯片NX9031、激光雷达融合系统、城市NOA功能等。乐道新车型L90将亮相,基于蔚来NT3.0平台,搭载ONVO Smart Driving视觉智驾系统。极氪9X将演示L3级智驾功能,结合双Thor芯片与激光雷达。理想i8首发自研“Mind GPT”模型,小鹏G7推出全新XNGP版本。鸿蒙智行相关车型将展出,强调“多品牌融合体验”。比亚迪将展示多条产品线与智能驾驶能力,“海鸥智驾版”作为普及型城市NOA代表,售价约9万元。

多个品牌设置城市道路模拟区域,展示复杂场景处理策略。用户对“高频可用”“故障预警”等因素的关注上升,推动厂商提升后装OTA效率、场景学习能力。本届车展首次集中呈现“智驾体验感”与“产品稳定性”的比较。

据悉,行业对智能驾驶功能的监管愈加细化,新旧车企需调整表述与功能边界。工信部多次澄清“自动驾驶”“L3级功能”等用语,要求企业严格区分功能测试与实际开放区域。城市NOA标准化认证机制尚未出台,部分品牌以“城市智能导航辅助”名义表述。地图授权机制收紧,企业需与国家测绘平台对接,建立地图更新与验证系统。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