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A股港股市场分化,医药行业或迎密集催化
AI导读:
4月24日,A股市场全天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互现,港股市场同样低迷。银行、电力等板块表现强劲,而次新股则出现调整。医药行业有望迎来密集催化,机构看好创新药出海及国产替代潜力。
4月24日,市场全天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互现。多只高位股尾盘走出强劲反弹,安记食品、国芳集团均上演“地天板”。A股全天总成交额为1.14万亿元,相比上个交易日减少了1235.16亿元。盘面上,市场热点分散,个股表现跌多涨少,全市场超过3700只个股下跌。收盘时,沪指微涨0.03%,深成指下跌0.58%,创业板指下滑0.68%。

板块方面,银行股持续走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再创历史新高。电力板块表现亮眼,华银电力等多只个股涨停。PEEK材料概念股集体飙升,中欣氟材涨停。而次新股则出现调整,港迪技术跌幅超过10%。PEEK材料、电力、宠物经济、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次新股、软件开发、华为昇腾、算力等板块表现不佳。

港股市场同样低迷,三大指数低开低走。截至发稿,恒生指数下滑1.09%,恒生科技指数跌2.09%,国企指数下跌1.17%。京东集团跌幅超过6%,美团下跌超过5%。不过,恒生生物科技指数逆市上扬,机构看好创新药出海及部分生物药公司的国产替代潜力。康方生物涨幅接近7%,信达生物涨幅超过5%。

消息面上,2025年AACR年会将于4月25日在美国费城召开,近100家中国药企将亮相,展示超过200项新药研究结果,医药行业有望迎来密集催化。
机构分析指出,经过近三年的调整,医药行业需求端逐步复苏。随着美联储逐步降息,新药研发需求逐步恢复。部分出口导向型CXO企业在手订单增加,海外业务占比高的产业链上游企业业绩已得到验证。同时,国内多项基金成立支持创业企业,更多支持创新药、完善医保支付机制的相关政策落地,拉动国内新药研发需求复苏。
兴业证券表示,中国创新药企业在研发效率和成本控制上具有显著优势,能够迅速完成从机制确认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的开发,且临床入组速度远超国际平均水平。这不仅加速了新药的上市进程,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更高的回报潜力。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