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上市公司资金占用问题集中解决,监管零容忍态度坚决
AI导读:
沪市上市公司资金占用问题进入集中解决阶段,监管部门采取“零容忍”态度,多维度督促公司整改,确保资金归还。新“国九条”明确提出严厉打击违法行为,退市新规将大额资金占用未整改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多家公司已通过多种手段解决资金占用问题,监管部门将持续督促清收占用款,保护投资者权益。
沪市上市公司资金占用问题进入集中解决阶段。5月23日晚,ST东时(603377)、*ST华微(600360)、*ST龙宇(603003)、*ST观典(688287)四家公司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问题收到交易所工作函,要求迅速整改,维护公司及中小股东权益。监管部门对资金占用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多维度督促公司整改,确保资金归还。
新“国九条”明确提出,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违法行为。沪深两市多家公司在退市“利剑”下,通过多种手段解决了资金占用问题。其中,*ST摩登(002656)案作为全国首单投资者保护机构针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提起的股东代位诉讼,对解决资金占用问题具有示范效应。
占用必须还,大股东不得侵占
2024年,证监会严厉打击35起资金占用案件,通过加大追责力度,压实主体责任,对“关键少数”形成警示震慑。以*ST华微为例,因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连续多年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公司及责任人被处以高额罚款,两名主要责任人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上交所对*ST华微实施风险警示,公开谴责主要责任人,并通过持续监督、约谈董监高、现场走访等方式,督促公司尽快清收占用资金,保障投资者权益。
整改限时,退市新规促“按时还钱”
新“国九条”颁布后,退市新规将大额资金占用未整改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例如,*ST信通因控股股东在整改期内未能解决资金占用问题,被叠加实施规范类退市风险警示,最终通过现金清偿、以资抵债方式化解危机。
本次收到工作函的*ST华微、ST东时,前期已收到证监局责令改正措施。若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全额偿还,将面临规范类退市程序。
退市不免责,偿还义务持续履行
部分存在资金占用问题的公司虽未触及规范类退市,但因经营不善、财务数据混乱等问题触及其他退市标准。对此,监管部门坚持“退市不免责”,持续督促清收占用款。例如,*ST阳光退市后仍被督促清收,并已向法院提起诉讼。
*ST龙宇因财务类退市情形,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偿还义务不因退市而免除。证监会已对公司立案调查,将依法追究责任。
追偿手段多样,投资者维权网络加强
上市公司应发挥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控股股东归还款项。多家公司已提起诉讼,采取司法保全等手段保障利益。独立董事需勤勉尽责,向控股股东追偿,发挥内部监督作用。
投服中心站在中小投资者角度,切实发挥职能。例如,*ST摩登经投服中心提起股东代位诉讼,法院判决控股股东返还占用资金及利息。
新“国九条”强调,控股股东应积极为上市公司赋能,而非掏空公司。对于已发生资金占用的,控股股东应尽快偿还,否则将受严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