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博生物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专注小核酸药物研发
AI导读:
瑞博生物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中金公司和花旗担任保荐人。公司专注于小核酸药物研发,尤其在siRNA疗法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尽管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但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全球规模最大的siRNA药物管线之一。此次港股融资将用于多款在研产品的研发和运营。
近日,港交所官网显示,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博生物”)正式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中金公司和花旗担任此次保荐人。这一举动标志着瑞博生物在科创板上市未果四年后,转战港股市场,旨在加速其核心产品商业化进程。
瑞博生物的历史可追溯至2007年,公司专注于研究和开发小核酸药物,特别是在siRNA疗法领域。据招股书显示,瑞博生物是全球领先的siRNA疗法开发者之一,已创建全球规模最大的siRNA药物管线之一。目前,公司拥有六款自研药物资产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涵盖心血管、代谢类、肾脏和肝脏疾病的七种适应证,其中四款已进入2期临床试验。
尽管瑞博生物展现出强劲的研发实力,但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和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4万元和1.43亿元,净亏损分别为4.37亿元和2.81亿元,两年累计亏损达7.18亿元。同时,公司2023年和2024年的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2.1亿元和1.68亿元。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瑞博生物尚未从商业化产品销售中获得收入,且持续产生大量研发开支及与运营相关的其他开支。公司表示,随着临床前研究及临床开发计划的推进,未来数年将产生更多开支。同时,由于候选药物的开发状态及监管审批进度等因素,公司的财务表现可能会出现周期性波动。

对于此次港股融资,瑞博生物计划将资金用于多款在研产品的研发,包括RBD4059、RBD5044、RBD1016等。同时,资金还将用于支持临床前申报试验阶段的管线资产,推进临床前资产,加强公司的技术平台,以及用于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自成立以来,瑞博生物获得了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包括磐霖资本、国投创新、昆山国资委投资、Ionis Pharmaceuticals、深圳翼龙、纪源源星、三一创新、中金基金、凯莱英基金以及华润创投等。然而,公司的估值在过去几年中有所波动。招股书显示,A轮融资时公司投后估值为4.57亿元,后逐渐增长至E1轮融资时的45.5亿元。但此后估值开始波动,2024年股份转让时估值为35.8亿元~42亿元,E2轮融资时为48.7亿元,而2025年股份转让时投后估值大幅下降至35.8亿元,与五年前的C+轮估值几乎持平。

从股权结构来看,瑞博生物创始人梁子才、莫华、席真、张礼和等构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约30.84%的股份。梁子才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拥有超过35年的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制药产业研发和管理经验。
尽管瑞博生物在siRNA疗法领域具有领先地位,但仍面临来自众多行业参与者的竞争,包括跨国公司和领先的生物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已实现商业化或正在开发与瑞博生物药物相似或针对相同适应症的小核酸药物。因此,瑞博生物未来成功开发并商业化的任何小核酸候选药物,都将面临与已批准药物及未来可能上市新药之间的激烈竞争。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