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询价转让愈发火爆,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已有67家上市公司公告71次询价转让。询价转让制度于2024年5月在创业板正式落地,私募成为重要受让方,凌顶投资等私募机构表现活跃。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询价转让愈发火爆。

  询价转让是指科创板以及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东通过证券公司进行市场化询价,确认转让价格并完成首次公开发行之前已经发行的股份(首发前股份)转让的交易方式。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今年以来已经有67家上市公司公告了71次询价转让,而自2020年8月询价转让制度开始在科创板试点以来,一共有155家上市公司公告了231次询价转让。

  询价转让制度于2024年5月在创业板正式落地,是今年上市公司询价转让案例明显增多的重要原因。4月24日晚间,安培龙成为创业板首家“尝鲜”询价转让制度的上市公司。

  越来越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陆续加入到询价转让的行列中。自安培龙开始,上市公司一共公告了55次询价转让,其中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告的询价转让次数为25次,占比近半。

  有业内人士表示,通过询价转让一次性可以转让的股份数量较多,同时能够避免大量减持对二级市场股价造成较大的冲击。私募是上市公司询价转让中重要的受让方之一,绝大多数询价转让的价格相较于市场价格会有一定的折扣。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截至7月17日,有12家私募出现在年内上市公司询价转让受让者名单上的总次数不少于10次。最为活跃的当属凌顶投资,公司及旗下产品一共出现在47家年内实施询价转让的上市公司的受让者名单中。

  第三方平台资料显示,凌顶投资成立于2017年11月,致力于定价类量化套利交易,目前管理规模为50-100亿元。管理规模超过50亿元的头部私募中,盛泉恒元、金锝私募、康曼德资本、迎水投资等也均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询价转让受让方名单上的“常客”。

  管理规模20-50亿元的上海牧鑫私募、青岛鹿秀投资、北京暖逸欣私募、北京平凡私募等知名私募今年以来也都积极参与上市公司询价转让。当然,也有部分管理规模相对较小的私募同样频繁出现在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询价转让的受让者名单上。

  华南地区某券商人士林先生分析称,股东询价转让首发前股份有诸多要求,这间接对受让方的资金实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管理规模相对较大的私募机构更有能力积极参与。另一方面,一些与券商合作关系较为密切、经常参与询价转让的知名私募机构往往在获取相关信息方面更具优势。

  谈及量化私募在参与上市公司询价转让过程中具备的优势,有业内人士表示,量化私募可以利用模型对相关上市公司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从而更加精准地进行报价,提高获配的概率。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