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上半年A股新股发行数量同比上升但处于低位,募资规模远低于往年同期。券商投行转型综合金融服务,重视专业能力与风险防控。港股IPO市场回暖,募资额激增,政策红利与市场改革推动热潮。券商积极布局跨境资本运作,头部券商有望保持领先。

今年,A股新股发行数据尚在低位徘徊。据中信证券研报,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新股发行数量40只,同比上升33.3%;发行规模合计327.5亿元,同比仅上升13.2%。主板、科创板创业板的新股发行规模分别为171.33亿元、56.19亿元、99.99亿元。2025年上半年A股新股发行数量同比上升33.3%,但绝对值仍处于近五年最低区间。募资规模方面,2025年上半年募资327.5亿元,仅为2021年同期的15.5%。

券商投行被称为企业连接资本市场的助推器,如今IPO发行持续保持低位,券商投行的工作重点发生了哪些变化?不少券商开始发力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中信证券强调重点加强对国家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关重点客户的服务;中金公司提出全力以赴服务国家战略,加强A股能力建设等。国金证券新设了新兴产业与战略事业部,开拓资本战略咨询业务。

近年来,投行业务愈发重视专业能力提升与风险防控。各券商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投行业务人员专业素质,严格把控业务风险。中小券商则结合地方产业需求,发力特色业务。财达证券将持续巩固并扩大债权业务规模,中原证券称坚持“河南资本市场战略性载体”功能定位。此外,A股IPO风向也出现一些变化,如强化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允许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上市等。

港股IPO市场持续回暖。2025年上半年,港股主板共有42宗IPO,首发募资金额合计约1067亿港元,同比激增约708%。政策红利释放、中资企业国际化布局加速以及港交所市场改革深化,共同推动了港股IPO热潮。港交所于2023年3月新增特专科技公司18C章节,允许尚无收入、无盈利的“专精特新”科技公司赴港上市。面对港股市场机遇,券商积极布局跨境资本运作领域。中信证券将加强港股股权融资等业务,众多券商通过加强与境外机构合作等方式,提升跨境服务能力。

港股IPO受理情况也颇为可观。预计自2025年下半年起,A股公司赴港股发行上市的热潮将更加显著。中资券商的地位明显提升,港股上市浪潮将直接带来港股上市费用的增长,那些在港股市场敞口大、港股投行收益高的一流投行有望从中受益。从边际角度看,A股股权融资节奏有所改善,港股市场则持续活跃,同比提振效果显著。在投行业务生态演进过程中,那些企业客户资源更丰富、专业服务能力更强以及跨境服务能力更具优势的头部券商,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