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亚星主动退市分析
AI导读:
*ST亚星因业绩持续下滑和经营困难,计划撤回在上交所的股票交易,并提供每股6.42元的现金选择权进行主动退市。此举被视为更符合投资者利益和企业长期发展的选择。文章还探讨了国内外主动退市的情况和背景。
市场资深人士桂浩明近日对*ST亚星的主动退市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
*ST亚星于8月9日发布公告,计划撤回其股票在上交所的交易,并提供每股6.42元的现金选择权。这一价格相较于其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5.84元/股,溢价达到了9.93%。公司方面表示,主动退市更符合投资者利益,也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决定启动相关程序,终止上市。
*ST亚星由潍柴扬州控股,实际控制人为山东省国资委。作为客车生产制造企业,该公司自1999年上市以来,业绩持续下滑。尽管潍柴集团下属公司曾对公司进行整改,但客车业务下滑的态势并未得到扭转。特别是在2020年至2023年的四年间,公司有三年处于亏损状态,仅有一年小额盈利。目前,公司的净资产及现金流均为负值,经营面临严重困难。
鉴于*ST亚星在资本市场上的再融资能力已经丧失,且其大股东背景所带来的增信作用微乎其微,公司继续留在A股市场已无太大意义。相反,作为上市公司,*ST亚星需要承担高昂的上市成本。因此,主动退市被视为利大于弊的选择。
由于主动退市,*ST亚星股票已停牌,股价维持在5.84元,并持续了2个多月的横盘整理,市场成交也不活跃。从技术分析层面来看,公司股价因抛盘压力不大而得以维持相对高位。然而,若大盘持续弱势运行或公司业绩进一步下滑(如今年一季度继续亏损),公司股票的交易重心可能会下降。
在严监管环境下,投资者对披星戴帽的公司普遍持谨慎态度。而*ST亚星通过大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的方式退市,且退市价格高于当前收盘价,对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退出机会。
在海外成熟市场,上市公司大股东要约收购公司股票并从证券市场退市的操作被称为“私有化”。这通常发生在企业过了高速发展期且无需再从资本市场融资时。此外,基于收购兼并或调整上市场所的需要,一些上市公司也会进行私有化操作。美国上市公司退市数量众多,其中绝大部分为主动退市。
相比之下,国内主动退市的案例较为罕见。过去发生的几例主要发生在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旨在解决企业合并问题(如南车与北车的合并)。而*ST亚星的主动退市则更多是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考虑。
从历史经验来看,这样的操作对股市的平稳运行大多是有利的,对普通投资者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安排。然而,要实现这一操作的前提是大股东拥有足够的现金。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能够拿出大笔现金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并不多。因此,*ST亚星的主动退市被视为一个个案。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