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疆前海联合基金30%股权历经五次拍卖,最终由上海证券以3766.22万元竞得。此次股权转让反映了中小基金公司股权吸引力下降及行业马太效应加剧的现状。

【导读】新疆前海联合基金30%股权历经波折,终由上海证券在五次拍卖后成功接手。

中国基金报记者天心报道

经过长达数月的五次拍卖历程,深圳钜盛华所持有的新疆前海联合基金30%股权,最终由上海证券以3766.22万元的价格竞得,成功接手这部分股权。

拍卖历程曲折,上海证券终胜出

新疆前海联合基金30%股权的拍卖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据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信息显示,2024年12月11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拍卖的被执行人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前海联合基金6000万元出资额(对应30%股权)在历经四次流拍后,第五次拍卖终于成功。

此次拍卖由1人报名,仅1次出价,便以挂牌价格成交,共吸引了4088次围观。网络竞价成功确认书显示,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2025年2月7日15:39:01在该项目公开竞价中胜出,拍卖成交价格与挂牌价格一致,较6725.4万元的评估价折价44%。

回顾拍卖历程,早在2024年3月初,这30%的股权首次拍卖便因“案外人对拍卖财产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而撤回。同年7月第二次拍卖因“无人出价”流拍,8月下旬的第三次拍卖虽有两位竞拍者出价,但最终因买受人悔拍导致交易未履行。10月的第四次拍卖再次流拍,直至12月11日的第五次拍卖,才迎来买家上海证券。

中小基金公司股权频现市场,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公开资料显示,前海联合基金成立于2015年8月7日,注册资本金为2亿元人民币,是证监会批准成立的国内第99家基金管理公司。其股东结构包括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0%)、粤商物流(持股25%)、深圳市深粤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凯信恒有限公司(持股15.1%)、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90%)。由于钜盛华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为“宝能系”姚振华,且其他股东与宝能系关联密切,前海联合基金也被外界视为“宝能系”基金公司。

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前海联合基金管理规模为97.51亿元,固收类品种占据较大比例。近年来,中小基金公司股权频繁出现转让现象,如嘉合基金、东海基金、宝盈基金、上银基金等。分析人士指出,中小基金公司股权吸引力下降与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密切相关。头部公司凭借品牌、投研和渠道优势虹吸资源,而中小机构在费率改革、监管趋严及市场波动中面临挑战,差异化和精细化成为其未来生存的关键。

对于本次交易的买方上海证券而言,入局或旨在获取公募牌照以进一步拓展资管业务链条。而伴随着新股东的到来,新疆前海联合基金也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