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详细规划了8大领域共30项具体措施,旨在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方案强调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提出稳住股市、丰富债券品种等措施,为资本市场注入新活力。机构看好消费板块投资价值,预计股市将迎来慢牛行情。

  提振消费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了十大任务的首要目标,旨在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详细规划了8大领域共30项具体措施,包括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等,全面覆盖消费提振的各个方面。

  在城乡居民增收策略中,《方案》特别强调“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并提出“多措并举稳住股市”“进一步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品种”,作为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这有望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业内专家对此表示高度认可,认为这些政策不仅为居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逐步提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均围绕促消费展开,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激发消费潜力

  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四部分组成。其中,财产性收入的增长直接关联到社会的生产投资活动活跃度和居民投资收益的保障性。

  据民银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3万元,同比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5.1%。然而,在四大收入来源中,财产净收入增速相对较慢,仅为2.2%,显示出较大的增长空间。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关键。通过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让更多人从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受益,对于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具有深远意义。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也认为,稳定资本市场对于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释放消费潜力至关重要。

  近年来,政府多次强调要提振资本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方案》首次在促消费文件中强调稳股市、稳楼市,并提出相应举措,旨在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杨德龙认为,要提振股市,首先要稳住股市,形成上行趋势和赚钱效应,从而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进而提振消费。

  此外,《方案》还提出进一步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品种,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引导储蓄资金向债券市场流动,增加财产性收入。

  机构看好消费板块,投资价值凸显

  随着《方案》的落地实施,机构普遍看好消费板块的投资价值。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资本市场规模相对较小的背景下,拉升股市更为容易。

  市场预计,随着体制机制的逐步完善,各方对股市的信心将逐渐恢复,增量资金也将相继涌入,股市有望迎来一轮慢牛行情。

  对于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郭一鸣建议短期应聚焦修复市场信心,中期则通过强化央企国企市值管理、丰富个人投资产品等措施,构建增长闭环。

  受访机构认为,《方案》的出台为消费板块带来了诸多投资机会,消费板块有望实现估值修复。

  郭一鸣指出,消费板块此前已充分调整,在政策发力下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和消费升级机会。多个细分领域值得关注,如育儿消费、情绪消费、服务消费等。

  以育儿消费为例,多地已出台相关政策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与生育相关的股票也将受到更多关注。

  在金融支持提振消费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将扩大柜台债券投资品种,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用于消费。

  华泰证券分析称,随着促消费专项方案的落地实施,大消费板块将迎来配置机遇。情绪消费、国货崛起等有望成为结构性投资主线。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