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投资者对A股市场4月决断存在分歧,部分担忧AI热度下降、季报盈利不确定性及美国关税政策。但分析显示,4月决断或仅带来小幅波动,牛市核心趋势关注居民资金和企业盈利。短期A股策略有望逐渐开启牛市第二波上涨,配置建议银行钢铁建筑、地产消费及港股互联网。

随着行情的发展,近期投资者间的分歧逐渐加剧。部分投资者担忧4月决断,原因如下:(1)AI、机器人热度减退,低位补涨板块轮动接近尾声,可能导致市场调整;(2)4月季报盈利数据存在不确定性,历史数据显示Q1开门红后Q2难以持续;(3)4月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出口数据下滑。但我们认为,此次4月决断或仅带来小幅波动,因为:(1)Q1躁动、4月决断、Q2休整的季节性规律虽早期有效,但近6年数据显示投资者定价提前,4月决断胜率约50%。(2)过去两年,多数投资者预期出口数据不可持续,因此出口下滑可能已反映在定价中。(3)自去年9月以来,地产销售逐渐企稳,或使今年Q2表现不同于往年。牛市核心在于居民资金和企业盈利,这些方面有望进一步改善,季节性扰动或提供新的买入机会。

(1)市场分歧原因之一:4月决断的季节性规律。上周市场调整,部分投资者担忧4月决断提前。历史上4月决断主要由两因素导致:(1)Q1经济数据易超预期,政策密集、企业开门红意愿强等因素导致Q2经济难超预期。(2)年初居民资金充裕,交易活跃,主题活跃度高,导致4月市场可能降温。但需注意,这只是季节性大概率事件。

观察2009年以来数据,发现季节性规律不断变化。2009-2013年规律明显,2月、3月、4月上涨概率分别为100%、60%、40%,4-6月胜率较低。但2014-2024年,2月、3月胜率下降,4月胜率先降后升。因此,“4月决断”或逐渐失效。

(2)市场分歧原因之二:出口数据下滑与海外不确定性。投资者普遍预期出口下滑,加之4月美国贸易政策,Q2股市是否受影响?我们认为,冲击或有限,因美国大选期间中美关系不确定性或已充分定价。参考2018-2019年,股市调整主要出现在贸易担忧前期,出口数据下滑时影响已减小。同样,2023Q4-2024Q3出口数据好,但提前担忧特朗普当选,出口下滑或已定价。

(3)房地产风险逐步结束。国内经济方面,地产是近3年主要风险,目前商品房销售逐渐企稳,投资增速虽低但底部显现。股市作为领先指标,应重点关注销售情况。

近3年地产销售在放松政策后1季度回升,随后下滑。但自去年9月以来,地产销售虽有波动但中枢企稳,或使今年Q2市场走势不同。

(4)短期A股策略:有望开启牛市第二波上涨,两会前后季节性因素和4月决断下的调整或带来投资机会。股市正从牛市初期进入中期。证据包括:(1)ETF资金走弱后股市赚钱效应强,说明投资者态度改善。(2)大部分行业盈利未改善,但库存、产能周期低位,盈利下滑难超预期。稳增长和AI等产业变化带来的盈利预期企稳难证伪。(3)AI降温后,股市维持热度,为牛市特征。综上,1月中旬以来的上涨是牛市第二波,时间和空间初期,两会分歧期将结束,下一个分歧期或为4月季报和经济数据披露期。分歧可能带来小波动,但除非黑天鹅式宏观冲击,否则难改趋势。

未来1个月配置建议:银行钢铁建筑(破净个股政策性驱动估值修复)>地产消费(3-4月经济数据波动可能)>港股互联网(海外波动加大,中国资产配置意愿上升)。2024年10月以来震荡期,市场风格偏向小盘低价策略,因流动性充裕但盈利弱。历次牛市,低价策略在指数大涨后期至震荡初期超额收益强。震荡期后期,低价策略失效,新一轮指数回升非低价策略带动。大小盘风格来看,牛市期间震荡大概率是风格转变拐点。建议成长内部转配港股互联网,价值内部关注指数权重(银行)、破净类价值股(钢铁)。

(文章来源:信达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