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2024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689.30亿元,同比增长18.2%。面对美国关税壁垒,义乌市场信心不减,依托多元化出口结构和韧性供应链,通过数字化转型和AI技术赋能,推动外贸稳定增长,与阿里巴巴合作打造小商品垂直领域AI大模型,加速“中国智造”转型。

有“世界超市”之称的浙江省义乌市,可谓中国外贸出口的“晴雨表”。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国际商贸城汇集26个大类210万种商品,是观察中国外贸的重要窗口。2024年,义乌市实现进出口总额6689.30亿元,同比增长18.2%,占浙江省整体进出口规模的12.7%,彰显了其强大的外贸实力。

面对美国对华不断加码的“对等关税”壁垒,义乌市场却信心不减。作为运营主体,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小商品城”,600415.SH)表示,基于义乌市场出口结构多元化、供应链韧性突出等特点,此次关税政策调整对整体业务无实质性影响。义乌市场的品类丰富且刚需属性显著,涵盖日用消费品全链条,供应充足、质量稳定、性价比高,在全球市场保持强劲竞争力。

小商品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RCEP区域为义乌市场带来新机遇,东南亚、中东和拉丁美洲地区在贸易中占据较高份额。此外,AI出海、人民币出海和品牌出海正成为义乌市场的新亮点。公司通过“小单快反”“柔性供应”模式,结合线上平台、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数字化贸易转型,进一步优化订单结构、分散市场风险。

2024年,义乌市场对美国出口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轻工商品和机电商品,其中轻工商品以玩具、圣诞用品、小家电等日用消费品为主。尽管美国加征关税,但考虑到商品在美国本土的人工、仓储等成本较高,加征关税后仍具有价格优势,且美国对全球其他区域同步加征关税,因此对义乌市场影响有限。

贸易伙伴日趋多元是义乌市充满底气的另一大原因。数据显示,2024年义乌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4133.40亿元,同比增长18.2%,占同期义乌进出口总值的61.8%。其中,对非洲、拉丁美洲和东盟的进出口额分别增长16.4%、24.4%和26.2%,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核心动力。

小商品城依托义乌市场“一带一路”节点优势,已形成覆盖亚洲、非洲、中东、东南亚及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全球化网络,客户分散度高,抗风险能力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海外布局,加快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建设,强化与RCEP区域合作,巩固多元化市场优势。

财报显示,2024年小商品城实现营收157.37亿元,同比增长39.27%;归母净利润30.74亿元,同比增长14.85%。这得益于客流稳定增长和线上平台发展。义乌国际商贸城日均客流、车流及外商到访量均实现增长,覆盖230多个国家及地区。同时,Chinagoods平台注册采购商突破480万人次,通过AI技术赋能实体市场,助力商家降本增效。

4月15日,小商品城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小商品垂直领域AI大模型,构建“数据驱动贸易”的创新生态,推动中小微企业加速向数字商贸领域发展。双方将以义乌全球数贸中心为载体,整合全球贸易数据资源,创新开发跨境商业数据智能撮合引擎,加速“中国智造”转型。

此外,小商品城还优化升级品牌出海战略,新增阿联酋迪拜、越南胡志明仓储式展销中心,引进义乌好货品牌,吸引新型优势行业,优化商业模式,释放发展新潜能。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