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洗牌加速,AI成新增长引擎
AI导读:
半导体行业洗牌加速,A股财报季显示,多家半导体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下滑,而AI成为新增长引擎。卓胜微、斯达半导等企业面临挑战,而寒武纪、恒玄科技等则搭上AI东风。行业增长引擎不断更迭,芯片厂商需持续进化。
技术的更迭往往伴随着行业的洗牌与话语权转移,半导体行业也不例外。随着A股财报季的结束,半导体行业的主要参与者纷纷公布了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技术创新与市场选择的双重考验下,行业巨头遭遇阵痛,而AI热潮则催生了一批新贵。
总市值超过100亿的半导体行业公司中,有13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出现下滑,包括格科微、卓胜微、斯达半导等知名企业。这些公司因所处细分领域不同,业绩下滑的原因也各异。

例如,射频芯片龙头卓胜微受季节规律等因素影响营收,产线产能爬坡初期成本高、折旧费用增加、竞争激烈;功率半导体龙头斯达半导则因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加大;安防芯片供应商富瀚微则因下游主要客户策略性库存控制,季度提货节奏放缓。
在净利润增幅前十的榜单上,AI成为关键催化剂。恒玄科技、寒武纪、瑞芯微等企业搭上AI东风,迎来大幅增长。其中,寒武纪总市值站上4200亿元,一季度营收暴增4230%,净利润增超256%。

恒玄科技和瑞芯微受益于AI端侧需求爆发。前者智能可穿戴市场持续增长,智能手表芯片销售均价同比上涨;后者指出AIoT市场增长迅猛,为边缘和端侧AIoT带来新机遇。士兰微则因国家政策拉动、芯片国产化进程加快,一季度扭亏为盈。
此前,通讯、工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旺盛需求推动了斯达半导、卓胜微等行业龙头的崛起。但即便拥有技术和产线优势,这些龙头也未能逃脱周期影响和行业竞争压力。卓胜微因存货跌价准备增加,导致资产减值损失扩大;而寒武纪存货和预付账款大幅提升,被解读为AI芯片业务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卓胜微面临的不仅是产能爬坡的阵痛,更是5G换机潮退却后,消费电子市场增长逻辑的转变。半导体行业的增长引擎不断更迭,留给芯片厂商们的问题是,如何在这个技术为主导的领域中持续进化。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