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无锡聚焦“465”现代产业集群,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人工智能领域也不例外。近年来,无锡已建设各类特色园区213个,并认定了多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和重点培育园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成势。

  编者按:从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到全国首个车联网先导区;从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无——这座制造业强市,既有物联网“触手”与算力“大脑”的化学反应,也有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实验室闯入生产线的硬核突围。

  锚定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目标,4月28日,无锡召开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洞察无锡‘AI+’”将深度解析无锡实践路径,第八篇:特色园区“特”在何处?

  新华财经南京5月1日电(赵畅)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的趋势下,特色产业园区被赋予了更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无锡聚焦“465”现代产业集群领域,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人工智能领域也不例外。为了打造具有特色的人工智能园区,无锡既强调各园区的独特性,又注重园区间的协同发展,以高质量产业空间助力夯实“人工智能+”标杆城市产业基底。

  特色园区“多点开花”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聚集的重要承载空间,是实现产业调整升级、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与传统产业园区相比,特色专业园区产业定位更明确、功能更复合,更有利于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集群。

  建设特色园区是无锡锚定现代产业新高地目标在全域落子的一颗“先手棋”。2023年,无锡提出建设“‘465’现代产业集群”,将特色产业园区列为产业集群“六个一”推进机制的重要一项。同年,《无锡市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明确了园区的基本原则、重点任务等建设细则。今年2月,《无锡市支持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出台,进一步细化了扶持举措,明确了鼓励特色产业园区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无锡持续深化“产业集群+特色园区”的发展模式,已建设各类特色园区213个,树立了多个建设标杆,并认定了39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和35个市级重点培育园区。人工智能作为“465”现代产业集群中五大未来产业之首,建设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区是无锡构建现代产业集群格局的战略锚点之一。在已建成的标杆示范园区中,不乏人工智能领域的身影,如无锡梁溪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园、无锡(经开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等。

  特色园区“各美其美”

  作为市级特色产业园区之一,无锡梁溪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园的发展路径生动地诠释了何为“特色”。该产业园明确了“无锡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基地+未来智算产业园”的核心空间架构,规划了400P智能算力,提供算力构建、算力应用等服务。基于此,梁溪科技城强化了“算力招商”,并聚焦算力硬件底座、软件中间层、AI顶层应用和垂类大模型四大特色领域精准发力。

  特色产业与特色服务齐头并进。园区制定并落实了多项行动方案与工作计划,通过完善功能配置、优化政务服务、提升专业化运营能力等举措,不断健全产业服务体系,在服务生态与产业生态的同频共振中丰富了“特色”内涵。

  无锡(经开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园也充分发挥算力优势,构建了“一核一圈三组团”空间布局,集聚了近20家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圈企业。无锡(新吴)小微特机器人产业园则立足智能传感器等优势,深化“基地+基金”两个抓手,打造机器人芯片、模组和智慧化应用三大领域协同发展的产业高地。

  特色园区“美美与共”

  特色立园已硕果累累。未来,无锡将进一步强调“美美与共”,夯实共性特色基础、强化区域特色亮点,推动特色产业园区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无锡将因地制宜布局,推动园区特色化发展,并明确各区域的聚焦方向。同时,无锡将加强支持力度,推动园区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并对符合要求的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区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此外,无锡还将坚持全面赋能,推动园区专业化发展。加强工作指导、调度研判和政策完善,探索科技企业股权投资、产业服务增值等盈利模式,完善招商模式和保障模式。

  在“特色”实践中,无锡既展现了“多点开花”的路径探索,又演绎着“异曲同工”的共同目标——集聚区域资源、优化服务体系,聚焦细分领域形成特色生态,推动建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运营管理专业、资源要素汇聚、治理服务完善的特色产业园区生态。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