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生物再递招股书,阿兹夫定市场表现成焦点
AI导读:
真实生物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寻求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招股书显示,真实生物过去两年收入大幅下降但亏损收窄。核心产品阿兹夫定已获批用于治疗HIV感染和COVID-19,但业绩几乎完全来源于复星医药,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同时,阿兹夫定抗肿瘤潜力也在探索中。
日前真实生物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二次启动赴港上市计划,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继2022年8月首次尝试后,真实生物再次寻求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
招股书显示,真实生物过去两年(2023年、2024年)的财务表现呈现收入大幅下降但亏损收窄的趋势。新冠药物市场持续萎缩,导致真实生物收入下滑,2023年收入约为3.44亿元,2024年降至2.38亿元。然而,公司亏损总额从2023年7.84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4004.2万元。新药研发及市场表现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真实生物核心产品阿兹夫定,已获批用于治疗HIV感染和COVID-19。除此之外,公司业绩几乎完全来源于复星医药,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长效潜力
真实生物核心产品为阿兹夫定。阿兹夫定是一款双靶点口服核苷类药物,结合了逆转录酶抑制(NRTI)和Vif辅助蛋白抑制两种作用机制,在治疗HIV感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市场上治疗HIV的经典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替诺福韦等,多数为NRTI类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问题。阿兹夫定的双靶点机制有效降低了耐药性的发生概率,特别适用于对现有NRTI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此外,阿兹夫定不仅抑制病毒复制,还通过增强免疫功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这一特性在临床中展示了较好的疗效。其长效机制使得阿兹夫定有潜力成为全球首款每周服用一次的口服抗HIV药物。
后续的研发布局展现了真实生物更大野心。其中CL-197是一款正在开发中的新型口服HIV候选药物,具有显著的长效机制,半衰期超过168小时。CL-197有望实现每周服用一次的治疗方案,极大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因此改善临床治疗效果。阿兹夫定与CL-197的联合治疗方案,则可能是一种更“长效”的方案。预计该组合的研究将在CL-197的I期临床试验完成后展开。
此外,阿兹夫定抗肿瘤潜力也在探索。根据披露,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及增强免疫功能,阿兹夫定在多种癌症中表现出抑制作用。目前,阿兹夫定正在与PD-1抗体、哆希替尼等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肝癌、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实性肿瘤。
尽管如此,阿兹夫定要想拿下其他药物占领的市场,并非易事。HIV治疗市场高度集中,由少数几家大型制药公司主导。吉利德科学是市场绝对领导者,占据最大份额。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中国HIV药物市场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23.27亿美元。
阿兹夫定作为一种NRTI药物,常与其他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但真实生物要想真正参与竞争,还需要更多、更高规格的临床数据。
业绩乏力
新冠药阿兹夫定一度为资本市场的“明星”。随着新冠疫情逐步趋于平稳,相关药物的市场需求急剧下降,许多药企面临停产。2023年,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原料药厂家拓新药业也宣布停产。
2023年和2024年,真实生物研发费用分别为2.38亿元和1.51亿元,随收入规模下降有所降低。公司计划将此次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阿兹夫定针对HIV感染、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的研发及商业化。
2023年阿兹夫定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并在2024年成功续约。产能方面,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生产基地年产能达到约30亿片。然而,真实生物在销售端过分依赖复星医药,2024年占比仍高达99.2%。值得注意的是,真实生物已于2024年9月与复星医药产业终止合作,并计划在2025年将收入来源主要转向与53家经销商的合作。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