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智驾软件全面免费,汽车行业数据生态争夺战打响
AI导读:
2025年,零跑汽车宣布智驾软件全面免费,包括高速智能领航辅助等功能,此举引发行业关注。免费策略显著提升销量,但也引发资本市场争议。汽车行业陷入数据生态争夺,用户使用数据将成为车企核心资产。
2025年,智能驾驶赛道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当部分车企仍在探索软件订阅制或高价选装包模式时,零跑汽车则突然抛出一枚“重磅炸弹”。
零跑发布公告称,自4月10日起,对含有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车型,智驾软件全面免费,包括免费开放高速智能领航辅助(NAP)功能,首任车主无需额外付费即可享受高阶智驾体验。针对此前已付费开通NAP功能的用户,公司将在2025年5月31日前退还相关费用。这一举措在汽车行业引发了广泛讨论。
但在公告中,零跑汽车对免费范围做出了限定,明确了“首任车主无需额外付费即可享受高阶智驾体验”。
以免费换市场
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表示,从宏观视角来看,零跑汽车此举的核心策略在于“以免费换市场”。他认为,免费开放智驾软件,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能够吸引更多用户体验智驾功能,进而为车企积累了海量真实的路况数据。
长期来看,未来零跑可能借助数据服务、车联网生态等实现盈利。
然而目前,资本市场对零跑汽车的免费策略反应呈现两极分化。公告发布次日,零跑汽车港股波动明显。争议的核心在于:牺牲了软件收入,其能否通过硬件销量增长实现长期盈利?
汽车行业分析师高登指出,短期来看,免费策略显著提升了销量。数据显示,零跑B10车型订单激增,2025年3月交付量同比增长154%。零跑汽车主攻10万—20万元市场,此次发布智驾免费的政策,更是直接冲击了同级竞品的溢价空间。
但从成本端看,零跑C10、C11等主力车型起售价已下探至12万元区间,叠加智驾硬件成本,单车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从收入端看,零跑汽车2024年累计交付了29万辆新车,免费政策意味着至少损失12.5亿元软件收入。
“软件付费”模式尚未成熟
软件单独收费模式,是特斯拉开辟的先河。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标配车型的不断出现),宣告“软件付费”模式在中国市场不合时宜。
目前国内市场有包括特斯拉、华为鸿蒙智行等16家汽车品牌针对高阶智驾采取了买断或订阅收费。而在售汽车品牌的智驾软件国内收费情况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买断价”,一种为按年或月分期收费。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多次强调,“基础硬件标配、软件免费、高频OTA成长”这一策略的重要性。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宣告“软件付费”模式在中国市场不合时宜。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实际交付配置NOA功能的197.47万新车中,软件限期免费促销占比达到25.44%。
车企或将陷入数据生态争夺
从车企的角度出发,智驾收费正陷入“想收不敢收”的尴尬境地。消费者对智驾的接受度虽在提升,但付费意愿却持续走低。这种心态直接反映在市场表现上:特斯拉FSD开通率不足20%,蔚来NOP+订阅用户占比不到15%。
因此,车企不得不调整策略,推出促销甚至免费政策。这些举措本质上是在价格战压力下的妥协。
朱西产则认为,尽管智驾正在逐渐普及,但消费者对高阶智驾技术的安全性和实际效果抱有疑问,对不成熟技术的付费意愿较低。另外,竞争压力也让许多车企在推广收费模式时显得格外谨慎。
与此同时,车企或将陷入数据生态的争夺。用户使用数据将成为车企核心资产,用于优化算法、训练模型甚至向第三方提供服务。另外,数据采集需符合法规。
“这场变革中,车企的角色将从‘交通工具制造商’转变为‘移动服务提供商’,胜负关键取决于:谁能率先建立‘数据—算法—服务’的闭环生态。”朱西产指出。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