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加速,产业链投资机会显现
AI导读:
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程加快,产业链相关概念板块受关注。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将进一步降低成本。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参与,推动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进程。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146.7亿美元。
● 本报记者刘英杰
随着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程加快,产业链相关概念板块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据Wind数据显示,万得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自4月29日以来的6个交易日中,累计上涨了8.01%,显示出市场的强烈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正不断拓展,从医疗康复到工业辅助,再到养老服务和户外休闲,市场需求持续高涨。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外骨骼机器人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单价将更加亲民,市场空间巨大,相关产业链上的投资机会不容忽视。
外骨骼机器人“走红”
“五一”假期期间,外骨骼机器人在国内各大山岳型景区大放异彩,被誉为“懒人爬山神器”。在泰山、黄山、华山等热门景点,这种可穿戴设备迅速走红,备受游客青睐。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现,许多游客在“五一”假期期间选择租用外骨骼机器人来协助登山。以泰山景区为例,其推出的外骨骼机器人登山服务不仅能辅助行走、监测身体状况,还具备紧急呼救和景点讲解等功能。这款机器人重量仅为1.2公斤,采用碳纤维机身与仿生学关节设计,可承受高达200公斤的瞬时拉力,续航时间长达8小时。
日前,智元研究院正式发布了国内首款消费级AI外骨骼机器人“踏山AsExo-TK1000”。这款由智元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轻量级可穿戴助力设备,集成了人工智能步态预测和力矩自适应调节技术。它能够实时捕捉用户的运动数据,并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进行自动分析和调节,准确率高达99.2%。同时,其“生长型”算法具备持续学习能力,能根据用户行为习惯不断优化体验。
程天科技也于近期推出了全新的外骨骼设备——易行EasyGo外骨骼助行器,重量不到2.5公斤。在腰托和腿托的支撑下,穿戴后的体感比实际重量轻,能帮穿戴者节省20%的体力。据悉,程天科技拥有3张外骨骼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而全国范围内此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仅有16张。
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其中
外骨骼机器人融合了人工智能、传感技术、人体工学、动力系统和电子技术,多家A股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外骨骼机器人产业链,共同推动其商业化进程。
机器人公司表示,其外骨骼机器人采用仿生结构设计,配备步态专家系统,支持多种控制方式,可根据用户的选择和参数设定辅助行走。目前,公司的外骨骼式无源可穿戴下肢助行器已在医疗复健机构进行示范应用。
光大同创指出,在机器人领域,碳纤维结构件凭借出色的减重性能,能显著提升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和能效表现。公司已将碳纤维产品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结构件中,并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聚焦具有广阔增长潜力的轻量化市场。
精工科技透露,公司研发团队正在对单关节(髋关节)外骨骼助力机器人进行不同场景的调试测试,包括上下楼梯、行走和奔跑等,以进一步测试算法和打磨产品。
探路者表示,公司与其他方联合研发的下肢外骨骼采用基于人因功效学的仿生结构设计,集成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和智能化运动控制算法,实现人机交互智能识别。该智能装备能自主识别用户的行走、上下台阶、上山下坡等动作状态,并根据不同动作模式自动切换助力模式,确保用户安全并提供稳定、舒适的助力体验。目前,该智能装备正处于系统化研发阶段。
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种可穿戴的机械结构,融合了动力控制、传感技术、信息技术和移动计算,能够辅助或增强使用者的肢体动作。外骨骼机器人应用领域广泛,未来市场空间巨大,相关产业链上的投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国元证券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龚斯闻认为,外骨骼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共享技术,关节模组的稳定性和轻量化是其核心性能指标。这些性能指标与人形机器人发展进程中需要突破的技术壁垒相似。因此,人形机器人在落地过程中有望先推动外骨骼机器人的规模应用。
开源证券研究团队表示,外骨骼机器人在商业化初期主要应用于医疗康复和军工领域,后续将拓展至工业和民用领域。其商业模式呈现“场景分化、技术支撑、生态协同”的特征。预计到2030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46.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2.2%。
“外骨骼机器人在多个领域的应用需求正在增加,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方正证券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郭彦辰指出,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生机构设计以及新材料等技术的持续进步,使得外骨骼机器人的性能显著提升,更加适应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国信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吴双认为,外骨骼具有增强人体机能、减轻负担等功能。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养老需求的增加,外骨骼机器人有望在养老、医疗、灾害救援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